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考察中国著作权观念产生和发展历程的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结构出发,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作为一个完整对象进行分析,结合中国著作权制度发展过程,考察中国著作权观念产生和发展历程,分析中国著作权观念依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系统研究政府、传播者、作者和使用者的著作权观念,提炼出著作权制度功效的发挥需要社会整体尤其是政府著作权观念的提升,并决定于社会结构变革的结论。
作者简介
作者杨华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著作权观念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著作权制度史
三、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章结构与研究创新
一、文章结构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中国著作权观念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著作权与版权的概念辨析
一、著作权与版权的语源
二、中国的经验
三、本书的立场
第二节 中国著作权制度发展历程的分期
一、有关中国著作权制度发展历程划分的争论
二、本书对中国著作权制度发展历程的分期
第三节 著作权观念的概念
一、法律观念的概念
二、著作权观念的概念
三、著作权观念与著作权制度的关系
第二章 萌芽时期的著作权观念:宋、元、明、清前期
第一节 宋、元、明、清前期的社会结构
一、宋朝的社会结构
二、元、明、清前期的社会结构
三、出版和盗印
第二节 宋、元、明、清前期的著作权观念
一、宋朝的著作权观念
二、元、明、清前期的著作权观念
第三节 评述
一、对宋代著作权观念的评述
二、对元、明、清前期著作权观念的评述
三、小结
第三章 建立时期的著作权观念(一):晚清
第一节 晚清的社会结构
一、国际背景
二、晚清的社会结构
三、晚清时期的出版业
第二节 林乐知的著作权观念
第三节 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一、继承前朝依申请进行个案保护的实践
二、张百熙的著作权观念
三、张之洞、刘坤一的著作权观念
第四节 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一、商务印书馆
二、文明书局
三、北洋官报局
第五节 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一、严复
二、梁启超
三、蔡元培
第六节 晚清著作权观念的法律化
一、由起草机关的变化折射出立法宗旨之一在于控制思想
二、律法条文体现的立法宗旨之一在于控制思想
第七节 评述
一、关于晚清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二、关于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四、小结
第四章 建立时期的著作权观念(二):民国时期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
一、国际背景
二、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
三、出版和盗版
第二节 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一、著作权法的立法情况
二、北洋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三、国民党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第三节 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一、反对参加中美版权同盟和万国版权同盟
二、反对严苛的思想控制,请求修改著作权法、出版法
第四节 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一、积极维护著作权利益
二、对加入版权同盟的观点开始与出版界不同
第五节 评述
一、关于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二、关于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四、小结
第五章 停滞时期的著作权观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结构
一、国际背景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结构
三、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摧毁法制建设的经历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著作权观念
一、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二、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三、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第三节 评述
一、关于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二、关于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第六章 重新发展时期的著作权观念: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节 重新发展时期的社会结构
一、国际背景
二、重新发展时期的社会结构
三、盗版
第二节 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一、立法中的著作权观念
二、行政中的著作权观念
三、司法中的著作权观念
第三节 传播者的著作权观念
一、出版者的著作权观念
二、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观念
第四节 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第五节 评述
一、关于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二、关于传播者的著作权观念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四、小结
第七章 著作权观念在中国的未来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演进
一、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演进线路
二、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未来
一、西方版权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
二、著作权制度面临的挑战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
四、中国未来的著作权观念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中文论文
三、英文著作
后记
中国著作权观念的历史解读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华权。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著作权观念的历史解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