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

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利用历史文献、数据、旅行记录、地图和影像,探讨晚清重庆城的人口构成与空间结构、民初重庆城市启动现代化的条件、空间划界、现代化的进程与问题、卢作孚的现代化实践、晚清到民国不同阶段重庆城的感知与经验等。

内容简介

重庆有根深蒂固的“土性”、坚韧的“地方性”。这一特性是由其在总体里“封闭中的开放”的格局所决定。给人以巨大差异的城市情感体验,是重庆城现代化过程中的“奇幻”特质。对于深在内陆的重庆,是否有可能超越历久的双元结构,一种历史过程形成的稳定结构,从自身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从更广的空间与时间,从世界的范围与世界史的视野来检讨重庆的未来,是一个基本问题,一个反思现代性的问题。

从19世纪中期开始,陆续有许多外来者途经或者驻寓重庆,留下大量文字、图画和照片。它们从另外的角度共同拼帖和建构,也镜像了重庆城的转变。它们建造了一座令人遐想和可以漫步其间的想象之城,一个有待后人重新再建构的想象之城。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宇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访问学者。著有《资本空间化:资本积累、城镇化与空间生产》、《在空间:城乡观察随笔》等、主编《城市与阅读》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重庆近代城市历史研究丛书》编 委 会

总序 为城市存史

序言

图表目录与索引

导言 混杂的现代性:重庆城的气韵

第一部分 帝国晚期的重庆城

01 明代四川的城池与人口

02 清代四川城池的规模、空间分布与形态

03 清乾隆重庆府城城垣维修:大型公共工程、国家与社会

04 清中后期重庆府城的人口、面积与密度

05 从普遍观念到地理现实:清末民初的重庆城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部分 重庆城市的早期现代化

06 区域格局中的近代中国城市:以“长江上游”和“重庆”城市为参照

07 重庆1927:一个内陆城市启动现代化的样本

08 重庆市与巴县、江北县的“划界”:新市与旧县的治域冲突及其意涵

09 现代化的困境:20世纪20—40年代重庆城市问题、市政计划与建设

10 “建设”作为关键词:卢作孚与重庆早期现代化

第三部分 经验与感知中的重庆城

11 帝国余晖中的重庆城及其建筑样型

12 文本中的城市:1883年阿奇博尔德·立德眼中的重庆城

13 从《巴蜀鸿爪录》阅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城市景观

14 陪都时期重庆城市图景素描

15 城市历史地图与近代文学解读中的重庆城市意象

余论 空间与现代性的生产:世界史中的重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一公里城市

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是2018年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宇振。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晚清中国汉译历史教科书的“本土化”实践:英汉对照 电子书
本书作者集中分析了西方和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如何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读物,渐而中国人在新的历史意识下重新编写历史教材,最终实现汉译历史教科书的“本土化”这一过程。
白银与战争:晚清战时财政运筹研究 电子书
本书将晚清战时财政协济行动与非财政问题研究的相结合,近真呈现晚清战时财政制度制演变脉络。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电子书
一部系统阐述晚清民国国学研究的作品。
朱家骅学术理想及其实践(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本书是首次对朱家骅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做出系统评述的论著。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学堂学生研究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