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系统比较中日文化遗产保护法。

内容简介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重大法学文库》从比较法学的立场出发,对于日本以《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对中国和日本的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分析。作者立足于中国文化遗产之法律保护状况的基本现实,在开展文化遗产相关跨文化行政法之中日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努力探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法制体系建设的经验和今后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方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重大法学文库

出版寄语

导言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

第一章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日本对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

一 “文化财”与“文化遗产”

二 日本文化遗产的法律定义

第二节 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类

一 《文化遗产保护法》中的文化遗产类型

二 《文化遗产保护法》之外的文化遗产

第三节 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级

一 文化遗产分级的含义

二 依据价值和重要性的文化遗产分级

第二章战前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变迁

第一节 《古器旧物保存法》与全国宝物临时调查

一 《古器旧物保存法》的制定与实施

二 全国宝物临时调查局的组建与调查

第二节 从《古社寺保存法》到《国宝保存法》

一 古社寺保存运动与《古社寺保存法》的制定

二 《国宝保存法》对《古社寺保存法》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与《重要美术品保存法》

一 《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的出台及其内容

二 《重要美术品保存法》的制定及其内容

第三章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及历次修订

第一节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背景

一 战时的临时保护措施与战后的紧急调查

二 《文化财保护法(草案)》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及主要内容

一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二 现行《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内容概要

第三节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重大修订

一 1954年修订:创设无形文化遗产指定和选择记录制度

二 1968年修订:设立文化厅和新建文化遗产保护审议会

三 1975年修订:创设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和文化遗产保存技术制度

四 1996年修订:创设文化遗产登录制度

五 2004年修订:创设文化景观保护制度

六 《文化遗产保护法》几经变迁的基本脉络

第四章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指定制度

一 文化遗产的指定基准与指定程序

二 指定程序的准用

三 各类型文化遗产的指定件数

第二节 无形文化遗产保持者与保持团体的认定制度

一 个人认定

二 综合认定

三 保持团体认定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选定制度

一 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选定

二 重要文化景观的选定

三 文化遗产之“保存技术”的选定

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

一 文化遗产登录制度的特点

二 文化遗产的登录基准与登录程序

第五节 文化遗产的选择记录制度

一 “应该采取记录等措施”的无形文化遗产

二 “有必要予以记录”的无形民俗文化遗产

第五章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

第一节 文化遗产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 国家的主要责任与义务

二 地方公共团体(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三 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占有者等的责任与义务

四 一般国民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保存、保护和活用、利用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案例

一 保存、保护的具体措施

二 活用、利用的具体措施

三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

一 日本的世界遗产

二 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第六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立法变迁:从《文物保护法》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一 《文物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

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与《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背景与立法进程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背景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定过程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点及其建构的法律制度

一 立法宗旨及保护对象

二 国家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制度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度

五 传承人认定制度与全社会参与的传承和传播

六 法律责任制度

第七章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中日比较

第一节 中日两国之间的基本国情差异

一 国家意识形态背景的不同

二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上的差异

三 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

第二节 立法模式:单行立法与综合性立法

一 日本从单行立法到综合性立法的转变

二 传统立法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影响

第三节 原则性规定与法律的可操作性问题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分则规定的“总则化”

二 原则性规定与可操作性之间的协调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认定的中日比较

第一节 无形文化遗产、无形民俗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无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民俗文化遗产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

第二节 “人间国宝”“工艺美术大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 日本的“人间国宝”

二 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三节 中国二元化传承人认定体系及其制度性缺陷

一 文化遗产现行分类标准的混乱

二 “工艺美术大师”与“传承人”等称号的权威性问题

三 二元化认定体系的协调问题

第四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一 整合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

二 确立一元化的传承人认定体系

第九章日本对文化景观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文化景观:外来的与本土的概念

一 《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中的“文化景观”

二 《文化遗产保护法》中的“文化景观”

三 《景观法》中的“良好景观”

第二节 从名胜、良好景观到文化景观

一 日本文化景观保护制度的酝酿阶段

二 从名胜到古都历史风貌:文化景观保护制度的形成

三 日本文化景观保护法制的统一化阶段

第三节 日本重要文化景观选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 重要文化景观的选定申请与选定程序

二 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与国家财税优惠措施

三 法律责任制度

第四节 他山之石:对中国文化景观保护制度的启示

一 明确文化景观在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 明确文化景观保护的行政责任主体

三 利用公益诉讼强化对文化景观的保护

第十章日本的“庙会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日本“庙会法”诞生的时代背景

一 经济高速成长与农村“过疏化”

二 “过疏五法”

三 国民的生活方式变迁

第二节 “庙会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内容

一 “庙会法”的立法目的

二 “庙会法”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

三 基本方针和基本计划的制定与施行

四 国家援助及财政金融政策的倾斜

五 “庙会法”的实施现状

第三节 日本“庙会法”对中国的启示

一 庙会与中国社会

二 庙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合理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文化遗产保护法

附录2关于利用地域传统艺能等资源、实施各种活动以振兴观光产业及特定地域工商业之法律(简称“庙会法”)

后记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超著。

得书感谢您对《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态权研究 电子书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
经济法基础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题集 电子书
本书根据财政部最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组织编写。内容编排上,既结合会计基础工作的特点,又遵循职业教育“5个对接”原则;既执行初级会计师考试的标准,又兼顾会计、税收实务操作的实际。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题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5章: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结算法律制度、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每一章分为主要考点、复习重点、历年考题及解析、强化练习和强化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等5个部分,主要是让考生通过做一些典型的习题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帮助考生记忆,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利于考生直击考证高分。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7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7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