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产业之中日比较

图书出版产业之中日比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书了解中日图书出版之现状。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写作主要围绕中日图书出版业的现状、比较及交流这三个方面展开。在现状的介绍中,通过对中日两国图书出版的历史线条的简单梳理,叙述日本图书出版业“崩”而不“溃”的现状以及国内图书出版业在被称为“最好的时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而在比较中,则通过对中日两国图书出版业在编辑地位、版权输出、市场营销、电子出版以及未来走向的具体领域的比较分析,从中描绘出两国图书出版业界在各个领域间的不同区分以及彼此间各自努力的模板。至于出版交流,自新世纪以来,即便是面对两国政府间关系不断出现的“冰点”,两国间的出版人依然努力地推动相互交流。

作者简介

作者田雁,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会图书选考委员会中方委员。出版有多部中日文专著。$$$$$田雁,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日中友好基金会图书选考委员会中方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篇 现状

第一章 中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

一 最为美好的时代

二 蹉跎岁月

三 图书出版业的构造

四 市场发展分析

五 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日本图书出版业的现状

一 严峻的前景

二 曾经的好年华

三 图书出版的构造变迁

四 超越“不况”的努力

五 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篇 比较

第三章 中日图书编辑之异同

一 编辑角色的不同

二 编辑理念的不同

三 编辑地位的不同

四 编辑前景的不同

第四章 中日图书版权输出之异同

一 现状——数量及实例的比较

二 政策导向——姿态及对策的解读

三 前景——瓶颈及突围的分析

第五章 中日图书销售市场之异同

一 图书销售市场的规模变迁

二 图书销售渠道的演变

三 图书销售手段的创新

四 销售市场前景的展望

第六章 中日电子书市场发展之异同

一 市场规模比较

二 市场构成比较

三 市场营运方式比较

四 市场前景展望

五 结论

第七章 中日图书出版业未来之走向

一 不容乐观的前景

二 大变革时代

三 图书出版的创新

四 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共存

第三篇 交流

第八章 21世纪中日两国间图书翻译出版的现状

一 中文图书在日本翻译出版的现状

二 日文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现状

第九章 东亚出版人会议的意义解读

一 跨越边界的文化交流

二 会议主题背后的焦虑

三 “东亚人文100”

四 东亚出版的未来愿景

第十章 “阅读日本书系”的推出

一 “书系”与笹川基金

二 图书选考之不易

三 版权之路的艰难

四 了解日本的桥梁

五 “书系”的未来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附录

后记

图书出版产业之中日比较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田雁。

得书感谢您对《图书出版产业之中日比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依据“书籍之路”理论,从多元的视角,以丰富的案例,构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公共图书馆文化治理 电子书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支持其终身学习的场所与资源,同时也成为实现公民培育的重要空间。无论是文化场域还是公民培育空间,都展示了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重要社会功能——文化治理功能。本书从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治理功能出发,探讨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文化治理功能,共有8章:第1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思路、内容与框架及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章至第7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产生的社
中俄社会分层:变迁与比较 电子书
对比分析了中俄两国的社会分层及其变迁过程。
中日汉籍关系论考(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通过剖析中日汉籍交流的生动实例,探明“书籍之路”的内涵与外延,考察汉籍传播异国他乡的途径与方式。
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构形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构形的主要作用则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但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