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产业政策

理解中国产业政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政策史的角度,详细解析中国产业政策的源起与发展,分析中国产业政策演进背后的基本逻辑,探讨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内容简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以选择性政策为主体的产业政策体系,政策效果越来越有限且不良政策效应凸显,产业政策迫切需要转型。

本书详细解析了中国产业政策的源起、发展与演进逻辑,产业政策的构成、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效应,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与组织机制,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特征及制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产业政策理论及产业政策实践的国际经验为基础,对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江飞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融合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产业政策理论与中国产业政策实证研究。研究论文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比较》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曾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与起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自序

第一篇 理论与国际比较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何为产业政策?

国内外产业政策争论及述评

绿色产业政策

简要评述

第二章 产业政策中的市场与政府

产业政策争论中的市场与政府

对产业政策争论的评述

重新审视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产业政策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第三章 日本经济竞争政策的演变

问题的提出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演变

总结

第四章 欧盟产业政策

源起和发展

理念与主要政策工具

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章 美国产业政策

美国对产业政策的认识分歧

后危机时代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

后危机时代美国的创新战略与产业政策

战后美国产业政策的启示

第二篇 中国的产业政策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

源起

初步尝试(1989—1993年)

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系建立(1994—2001年)

调整与强化(2002—2012年)

新发展

演进的基本逻辑

第七章 中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构成、特征与挑战

构成

主要政策工具

特征

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第八章 中国产业政策效应

问题的提出

变量选择与典型事实

实证检验

机制识别

结论性评述

第九章 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缺陷与调整

引言

以集中为导向的中国产业组织政策

基本逻辑、理论依据及其缺陷

不良效应

调整方式

第十章 市场竞争、产业组织重构与全要素生产率

问题的提出

理论框架

一个自然实验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量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小结

第十一章 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与组织机制

产业政策制定的分析框架

中国如何制定产业政策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二章 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产业政策制定程序的重构是关键

构建以功能性政策为主体的产业政策体系

产业政策制定机制的重构是关键

致谢

理解中国产业政策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江飞涛。

得书感谢您对《理解中国产业政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税制 电子书
我们本着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原则,将税制内容分为现行税制基础理论、实体法和程序法三部分,共十章。主要包括税收制度概论、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类、资源税类、特定目的税类和税收程序法体系。鉴于税法变化较快,读者可通过扫描教材内二维码浏览政府及职能部门网站、法规库及视频等。
中国财政诚信 电子书
本书在系统分析财政工作中的诚信缺失及其影响、总结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省市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基础上,从财政诚信建设切入,提出的“财政诚信体系框架及其实现路径与相关配套制度”设计。书中强调,把诚信理念和管理融入财政各项改革、管理和“金财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及财政业务及流程的各环节,对财政资金运行实行全过程监控,达到鼓励和支持诚实守信、约束和惩戒失信违规行为的目的。
产业中国2016 电子书
本书共分工业、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装备制造、家电、乳制品、服装十二个部分,在季度报告的基础上,对上述行业和领域2015年的现状和2016年的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判。
中国税制 电子书
本书分为十章,包括导论、增值税税制、消费税税制、关税税制、附加税及烟叶税税制、企业所得税税制、个人所得税税制、财产类税制、资源税税制、行为类税制。
中国梦·家乡梦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现代发展策论。它以作者家乡舜焦故里发展问题为评析对象,透过对该地区问题的解剖,抓住主要矛盾,探得因果脉络,找到了应对策略,描绘出一片光明前景,并通过举一反三的逻辑,瞄准整体发展的共性提出了三项倡议:在舜过山,建设一座五帝文化城,以发扬优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古为今用;从家庭抓起,迈出普及高等教育的步伐,创建以三代人全员达到大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为标准的“知识家庭”活动,加速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