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选取作者论述羞感、懊悔与怨恨的精彩文字,使大家对此话题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

内容简介

舍勒认为,就认识的全部发展史而言,人们都是先对认识对象产生爱或者恨,之后才通过知性来对它们进行认知、分析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对于所有各种理论认识和思维来说,还是就所有各种实践立场而言,爱和恨在情感行为的集体范围内都是原初的行为方式,它们还使理论生活和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并且能够使这两者永远保持统一的状态。

作者简介

作者马克思·舍勒,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价值伦理学、哲学人类学与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人,被视为现代德语学界传奇人物。在哲学、社会理论、伦理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海德格尔视其为“全部现代哲学最重要的力量”。早年执教耶拿大学、慕尼黑大学,参与现象学运动。1919—1927年,任科隆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28年,执教法兰克福大学不久,因中风猝然辞世。著有《同情的形式和本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实质价值伦理学》《论人类的永恒性》《价值的颠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今人编有《舍勒全集》,美国芝加哥大学设有舍勒研究所,德国成立了国际舍勒研究协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编者前言

道德建构中的怨恨

引言

一、论怨恨的社会学和现象学

二、怨恨与道德的价值判断

三、基督教道德与怨恨

四、怨恨与现代的仁爱

五、现代道德中的怨恨及其价值位移

论害羞与羞感

引言:羞感之“所在”与人的生存方式

一、身体羞感出现的先决条件

二、害羞与相近的感觉

三、羞感的基本形式:关于羞感起源的学说

四、性羞感及其功能

五、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心灵羞涩和身体羞感

关于羞感的残篇

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马克思·舍勒。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松弛感:用丰盈法摆脱自我内耗 电子书
职场“老实人”自我拯救指南。
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 电子书
每一个受困于母女关系的女儿,都有一个内心同样伤痕累累的母亲。有效的心理学工作,不是避开过去造成的痛苦,而是承载、消化和穿越它们。
食物与执念:藏在饮食中的心理学 电子书
摆脱食物带来的焦虑与内疚感,做一个健康、幸福的人。
这是我在你内心深处找到的东西:精神分析师与无意识的精彩对话 电子书
本书讲述一位精神分析师如何陪伴自己的来访者走向新生。
心理治疗中的陷阱 电子书
作者20多年治疗经验的倾情奉献,30多个来访者,180多个案例研究,识别和处理僵局与困境,避免落入治疗陷阱,及时脱离治疗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