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讲义

文献学讲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目录、版本、校雠三方面的源流演变以及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作了较为全面的叙述。

内容简介

王欣夫先生毕生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本书是他1957年—1960年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讲授文献学的讲稿,由其学生徐鹏先生精心整理而成。全书对目录、版本、校雠三方面的源流演变以及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作了较为全面的叙述。此书1986年由本社出版,繁体竖排,这次再版该整理全本,改为繁体横排并收入徐鹏先生历年为此书所撰写的《前言》《后记》。

作者简介

作者王欣夫,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市),后其祖移居江苏吴县(今苏州市),遂为吴县人。先生诞生于清朝末年,未受科举洗礼,亦未接受新学薰陶,年轻时随吴江著名文学家金松岑学习国学,后又到金的老师吴县曹元弼处学习经学。曹为前清翰林院编修,是专精三礼的经学大师,先生从其受业,故对三礼亦有专门研究。学业有成,应苏州女师聘请,在该校任教。后又应上海圣约翰大学之聘,任国文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文献学的涵义

第二章 目录

第一节 目录的起源和演变

第二节 目录学的重要

第三节 目录的分类 ——七略与四部

第四节 目录的体例

第五节 史家目录

第六节 补史目录

第七节 官家目录

第八节 私家目录

第九节 地方著述目录

第十节 专科分类目录

第三章 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版本的重要

第三节 版本前的文献材料 ——甲骨、金石、简牍

第四节 未有版本前的写本

第五节 两宋版本的概述

第六节 辽金元版本的概述

第七节 明代版本的概述

第八节 清代版本的概述

第九节 已有雕版后的钞本

第十节 鉴别版本的方法

第四章 校雠

第一节 校雠的起源

第二节 校雠学的重要

第三节 校雠必备的条件

第四节 校雠所根据的材料

第五节 汉刘向刘歆父子的校雠学

第六节 汉晋人的校雠学

第七节 南北朝唐人的校雠学

第八节 宋元明人的校雠学

第九节 清代的校雠学

第十节 现代的校雠学

文献学讲义是201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欣夫。

得书感谢您对《文献学讲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五辑) 电子书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中心、俄亥俄大学邵友保博士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信联合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五辑。
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七辑) 电子书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中心、俄亥俄大学邵友保博士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中国政府统计问题研究(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电子书
深入了解中国政府统计的现状、改革和发展。
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 电子书
从社会学角度集中探讨全球化在社会文化领域的表现及其后果,特别是从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互动,以及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互动的角度,探讨全球化在世界文明、自我认同和民族国家几个层面上的冲突和共生。
移民空间的建构:巴黎温州人跟踪研究(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是对在异域他乡打拼的一个中国移民群体——巴黎温州人——持续进行十多年社会学跟踪调研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