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第二版)

城市经济学(第二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鉴于土地是城市赖以依托的载体,为了表明城市形态的演进,书中介绍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变革。

家庭与厂商是城市的微观经济主体,城市政府是城市的宏观经济主体,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前者必须做出在哪里选址的决策,后者则必须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力争使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实现优,教材详细探讨了这些相关话题。

此外,本教材还研究了城市规模分布即城市大小和数量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城市病”是城市面临的大问题,其医治效果决定着城市的健康程度,因此也是教材关注的重点,其中分两章考察了住房、交通、污染、贫困、犯罪等城市问题。

作者简介

编者周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学者。

1993年开始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讲授“城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等课程,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和“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奖”。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05CJL008),出版专著《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经济科学》《经济学动态》《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问题探索》和《城市问题》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经济学》《面向21世纪的中关村经济》《中国经济学著作导读》和《创新的空间》等,翻译著作《经济思想史》与《垄断竞争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导言

0.1 关于城市经济学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二、城市经济学的三大思想流派

三、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0.2 关于城市的界定

一、我国对城市的界定

二、美国对城市的界定

三、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第一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1 城市产生的经济学解释

一、自给自足-人口均匀分布模型

二、放松模型假设

1.2 城市化发展简史

一、西方城市化的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进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附录

第二章 地租与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2.1 地租理论

一、地租与土地价格

二、地租的影响因素

三、凸性地租函数曲线

2.2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一、单中心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二、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

三、郊区化的历史原因

四、城市蔓延的前因后果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附录

第三章 城市经济学之微观篇

3.1 厂商的区位选择

一、运输导向型工厂的区位选择

二、地方投入导向型工厂的区位选择

三、基于运输成本和地方投入成本的工厂区位选择

四、工厂选址案例分析

3.2 家庭的区位选择

一、住房价格曲线

二、用消费者选择理论解释家庭的区位选择过程

三、影响家庭区位选择的因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附录

第四章 城市经济学之宏观篇

4.1 城市经济增长

一、借助劳动市场模型分析城市总就业量变动的原因

二、预测城市总就业量的变动——经济基础法

三、预测城市总产出量的变动——投入产出法

4.2 城市政府

一、城市政府及其经济职能

二、城市政府如何确定公共物品的供给量

三、城市政府的支出

四、地方税的转嫁

五、政府间转移支付

4.3 城市政府对土地使用的控制

一、实行分区制

二、限制发放建筑许可证

三、规定城市服务边界

四、设定城市增长边界

五、规划绿带

六、税收调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附录

第五章 城市规模分布

5.1 城市规模分布的测定指标

一、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

二、城市集中的HH指数

三、首位城市比率

5.2 齐普夫法则与位序-规模法则

一、齐普夫法则

二、位序-规模法则

5.3 城市规模与数量差异的理论解释

一、中心地模型——从人均需求角度的解释

二、倒U形效用曲线——从集聚经济角度的解释

5.4 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因素

一、经济变量

二、自然变量

三、政治历史变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附录

第六章 城市问题之一

6.1 城市住房

一、住房与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

二、住房政策

6.2 城市交通

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办法

二、消费者出行方式的选择

三、城市交通安全问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附录

第七章 城市问题之二

7.1 城市污染

一、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二、针对机动车引起的空气污染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7.2 城市贫困

一、城市贫困状况

二、城市贫困的经济原因

三、影响城市贫困的其他因素

7.3 城市犯罪

一、犯罪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

二、根据最小犯罪成本确定最佳犯罪量

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哪些人容易犯罪

四、针对犯罪的各项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附录

教学支持说明

城市经济学(第二版)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文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经济学(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济学基础(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12章,在内容体系上分为导论、微观篇和宏观篇三部分。在导论(第一章)的基础上,微观篇的内容主要包括: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宏观篇的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基础(微课版) 电子书
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国民收入核算,消费、储蓄与投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理论。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案例新颖、知识拓展类型丰富,关键知识点配备微课视频,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观看,方便学习。本书既适合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也可
经济学基础(第3版) 电子书
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现实案例分析,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紧密结合,阐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书配套有课件、教案、各类题目参考答案、文字案例、视频案例、模拟试卷等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本书是针对高职高专、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而编写
通信经济学(第3版) 电子书
在经济学的体系中,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种产业共通的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但是,国民经济各个行业还有其特殊性和运行规律,如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和运输经济等。通信经济同样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通信经济学就是一门带有通信行业特色的产业经济学。本书内容包括通信的起源与发展、通信业的地位与职能、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通信业的产业属性与经济特征、通信网与网间互联、通信企业及边界、通信产品、通信产品成本、通信资费
经济学基础(第4版) 电子书
封面宣传语(请喻老师核改)十讲八题,学练结合“导入案例串讲”串联知识点自测试卷、网课等供学习参考课件、答案、模拟试卷等供教学参考封底宣传语(请喻老师核改)本书共十章,章后习题包括八种题型,打造“十讲八题”的学练结合模式。“学习金字塔”对知识分层分类,“概念要点”对定义中的关键精讲细析,“导入案例串讲”串联相关知识点。附录内提供了两套自测试卷及答案,可供读者学习后进行自我检测;配套网课网址见人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