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伦理研究(第三辑)

教育伦理研究(第三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入全国各高校专家、教授优秀专业论文5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学术论文涉及教育伦理研究的广泛领域。内容包括:教育伦理学的前沿问题;师德建设的伦理与实践;教育伦理学发展对师德建设的影响力研究;师德的实质与教师的人格建构;国外教育伦理思想研究等。

作者简介

编者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社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的话

教育伦理前沿问题研究

从“成功”到“成其为人”:建构教育目标的自觉转向

一、教育目标:从“成功”到“成其为人”,发现生命的内在价值

二、教育内容:从“知识”传授到“文化”育人,促成个体的精神发育

三、教育方法:从“给定”到“生成”,形成自我的独立思考

走向“知识就是责任”新时代

一、“知识就是力量”

二、“知识就是权力”时代

三、“知识就是责任”时代

教育伦理学视域中的教育分寸

一、教育分寸的哲学基础和道德价值

二、教育分寸的实质及其特点

三、掌握教育分寸的必要性和具体道德要求

论教师文化资本的知识表征

一、神圣知识:古代教师文化资本的缘起

二、理性知识:近现代教师文化资本的转型

三、专业知识:现当代教师文化资本的归依

论当代道德教育的三大资源

一、作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二、作为文化根基的儒家伦理

三、作为有益滋养的国外道德

“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二、“互联网+”时代的学校德育面临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的机遇与可为之处

教育伦理理论研究

敬畏

一、敬畏: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德性情结

二、敬畏的本质

三、敬畏的三大内容

四、敬畏:教育的伦理基点

论高尚师德的当代诉求

一、师德是“群众道德”还是“英雄道德”?

二、高尚师德是“责任内的美德”

三、时代呼唤高尚的师德

规训在伦理行为中的缘由探析

一、自然现象的人伦崇拜是规训得以延展的基石

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冲突是规训的必然结果

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是规训产生的核心

四、人类对善的追求是规训产生的外在动力

教化权力:“横暴”抑或“同意”?

一、教化权力转变为横暴权力

二、教化权力转变为同意权力

三、同意权力视域下批评权的行使

特别教育及其认识误区的伦理思考

一、对特别学生进行特别教育的价值

二、特别教育中的认识误区

三、特别教育的道义责任

教育伦理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对策分析

一、教育伦理学视域下职业幸福感的内涵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的因素

三、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

结束语

教师伦理的内涵、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向

一、教师伦理的内涵

二、教师伦理的逻辑起点

三、教师伦理的实践路向

核心价值观与教育伦理研究

正确义利观:当代伦理生活的价值基础和行为指南

一、正确义利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二、正确义利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三、正确义利观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引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道德阵地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官德阵地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德阵地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少年道德阵地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伦理的实现路径

一、价值观:教育伦理的文化内核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伦理的道德形态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伦理的路径选择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实然、应然和能然

二、实然、应然和能然是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基本维度

三、结论

教师道德理论研究

论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

一、师德的最高善

二、同边促进: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伦理:德智一体的师德品质

师德的先进性及其维护

一、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职业道德是人类道德的标杆

三、当前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四、维护师德先进性的策略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的伦理分析

一、立论价值

二、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的伦理动因审思

三、纠正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的对策思考

伦理语境下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理路探析

一、前言

二、珍爱生命: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逻辑起点

三、善良美德: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终极目标

四、公正正义:体育德育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五、诚实守信:体育德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六、思想自由:体育德育一体化的创新动力

七、结束语

从儒家教育伦理看当代教师的职业尊严

一、尊师重教:儒家教育伦理的优良传统

二、当代教师职业尊严的保护与培育

三、提升当代教师职业尊严的现实途径

师德建设理论研究

师德培训的核心原则:激发与传递感染力

一、感染力是师德培训的核心动力

二、反思是感染力激活的加速器

三、以实践活动传递师德感染力

以“立德树人”思想引领高校职业道德提升

一、以“立德树人”思想,化外在要求为内在觉悟

二、使“立德树人”思想的内在觉悟,提升职业信念

三、将“立德树人”职业信念追求,践行职业道德自觉行为

教育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师德建设策略

一、教育技术工具论视域下的师德建设

二、教育技术价值论视域下的师德建设

三、教育技术中介论视域下的师德建设

大学章程与大学的自主发展

一、存在性质的自觉规定

二、治理结构的积极构建

三、外部关系的主动调适

四、办学特色的自主追寻

现代化视域中的高校师德建设

一、高校教师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典范

二、高校教师应该是科学研究的先锋

三、高校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当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探析

一、师德建设的理论内核

二、高校教师师德的现实之殇

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实隐忧

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机制建构

论社会转型视域下高校教师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冲突

一、职业认同方面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冲突

二、教学方式方面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冲突

三、师生关系方面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冲突

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提升大学育人质量

一、教师的专业道德与教学的相关性

二、重视专业道德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

师德建设实践研究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一种探索

一、创新制度,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二、项目带动,加强师德建设实践探索

三、强化研究,注重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四、回顾工作,开展师德建设的几点体会

制度伦理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何谓制度伦理?

二、何谓教师职业道德?

三、以制度伦理理论为指导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高校教师师仪现状调查与研究

一、调查目的和数据来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高校师仪建设的建议

师生关系与师德评价研究

论道德期待

一、道德期待的概念界定

二、道德期待的作用

三、道德期待的三个领域

四、道德期待与人的个性化发展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三、结语

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

一、以成德为中心的古代师生关系

二、以求利为中心的现代师生关系

论教育评价的根本伦理准则

一、主要依据

二、基本内涵

三、体现思路

中国教育伦理研究

《礼记·学记》之教育伦理思想探赜

一、师道之尊:教乃国之本,师乃学之本

二、教学之序:教育成功之保障

三、为师之德:教育伦理之关键元素

四、为学之道:成人成才之必由路径

五、古代教育伦理的现代启示

中国古代教育的人本审思

一、古代人本主义教育的理论源头

二、古代人本主义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

先秦儒家孔孟荀师德观研究

一、孔子的师德观

二、孟子的师德观

三、荀子的师德观

论儒家“知行合一”的伦理道德意蕴

一、儒家“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理性精神

二、儒家“知行合一”的伦理道德意义

三、儒家“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国外教育伦理思想研究

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新意

引子: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想解决什么问题?

一、与他人相处时,仅平等相待就足够了吗?

二、我为什么会关怀他人?

三、我这是在关怀吗?

四、我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怀?

美国教师专业道德标准解析

一、《美国教师专业道德标准》的研发背景和过程

二、《美国教师专业道德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具体要求

三、《美国教师专业道德标准》对我国师德建设的启示

美国大学荣誉制度与诚信品质的培养

一、自由与责任: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伦理精神

二、明道与正德: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伦理效能

三、良法与善治:美国大学荣誉制度的中国反省

教育伦理研究综述

近十五年来我国教师伦理研究方法现状与反思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过程

二、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建议

“捧着一颗诚心来,共铸民族新师魂”

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师德实践创新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

教育伦理研究(第三辑)是201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正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教育伦理研究(第三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