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重拾经学,重建文明,发掘民族传统,探求现代转化方式。
内容简介
当今之世,时在文景,学如晚明。经学不兴,大道不彰。我们相信,没有建立在自己伟大传统基础之上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全的民族,没有建立在自己伟大传统基础之上的思想,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思想。而重视并阐发传统思想资源,最重要的就是经学的资源。因此,进一步强调经学研究,成为这个时代学术研究最迫切的任务。我们希望,通过重新开启经学研究,反思今天学科建制的不足,为分裂的学科寻找共同的灵魂;我们希望,通过重新开启经学研究,接续华夏二千年来文明的主流,为往圣先贤的学问,探求现代转化的方式;我们更希望,通过重新开启经学研究,重新回到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好的生活方式等人类永恒面对的根本性问题的关切,为生活方式的构建寻找新资源,为国族的未来探索新方向。经学的重新开展,意味着重回古典,再造文明,在这样的时刻,一个治古典经史之学的学者,背后都站立着这个族群数千年的文明史,以及她叵测的未来。
作者简介
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儒家思想研究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现代化与文化选择》等 。$$$$$干春松,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动态》杂志主编,2003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一直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哲学的研究,提倡“制度儒学“的研究进路。主要研究成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什刊度儒学》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儒家思想研究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现代化与文化选择》等。$$$$$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儒家思想研究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现代化与文化选择》等 。$$$$$干春松,1965年生,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员副院长。主要致力于儒家思想、政治哲学和中国近现代思想、人物的研究。$$$$$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越南儒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儒学》辑刊副主编。主要致力于制度儒学与中国近现代哲学、越南儒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新统》(2006)、《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2003)、《现代化与文化选择》(1998),《神仙传》(1992、1998、2005);编有《王国维学术经典集》(1997)、《文化传承和中国未来》(2004);译著有《传统与超越》(2000)等,另有合著作品及论文多种。$$$$$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为儒家思想研究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原道》编委、《国学新视野》编辑顾问。出版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神仙传》、《文化传承与中国未来》、《传统与超越》、《王国维学术经典集》、《现代化与文化选择》、《中国人百年(合著)》、《中国社会心理分析(合著)》、《不竭的时代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第二版)》、《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儒学概论》、《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等。$$$$$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研究领域:儒家思想和近现代思想文化。主要代表作品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儒学概论》、《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等。$$$$$干春松,1965年生于浙江绍兴,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著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保教立国:康有为的现代方略》《王道政治与天下主义》等。$$$$$干春松: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等。
刘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西方伦理和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著有《马基雅维利与现代性——施特劳斯、政治现实主义与基督教》,发表多篇有关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中英文论文,翻译和编校多部古希腊哲学专著和论文集。
陈德中: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世界哲学》副主编。研究领域为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著有《政治现实主义———威廉姆斯政治哲学研究》(2010)、《政治正义》(2012)、《政治现实主义的逻辑———“自主性”与“封闭性”缘与由》(2015)等。$$$$$干春松
哲学博士。哲学系宗教学系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现代化与文化选择》、《神仙传》、《中国人百年》。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哲学和儒家思想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專題:《孝經》的人倫與政治
《孝經》的“至德”與“要道”
一、《孝經》與“家天下”
二、至德以教
三、要道以化
由《孝經刊誤》看朱子聖經標準的特質
一
二
三
《孝經》“嚴父配天”義與嘉靖帝明堂配享改制
一、引言
二、宋代官員、理學家關於“嚴父配天”的爭議
三、元儒吴澄《孝經定本》中關於“嚴父配天”的觀點
四、晚明《孝經》學士人關於“嚴父配天”之看法及其對於嘉靖帝明堂禮制改革之評價)
以《孝經》會通六藝 ——曹元弼重建經學的方式
一、重構《孝經》與六經的關係:以“先王”注爲例
二、以《孝經》“愛敬”義貫穿六經
三、重建經學的嘗試
經學史論
經典是一種建構——儒家經學釋義學略説
元代“年譜、傳記類”孟學著述三種考議
一、吴迂《孟子年譜》的著録與流傳
二、程復心《孟子年譜》僞書考
三、《孟子弟子列傳》與吴萊的孟學觀
四、體式與觀念
“以新知附益舊學” ——20世紀初年《禮運》“大同”章的两種注解
一、两注解的作者及其意圖
二、康有爲《禮運注》中的“大同”章注
三、鞠普《釋義》中的“大同”
結語
廖平莊子學析論
一、時代變局與廖平哲學
二、孔莊關係論
三、莊子與大統治法
四、莊子的天學之思
五、餘論:齊物與大同
舊文新刊
《孝經》講義
《〈孝經〉正(注:“正”疑爲“講”。)義》序
開宗明義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周禮孝經演講義後叙
《講周易疏論家義記》校箋
凡例:
[乾](注:卦名爲整理者所加,後放此。)
第三釋彖辭,三重:第一釋名德,第二釋四德,第三釋聖人體此德。
第四釋象,三重:第一釋境智相配 ,第二釋六爻象,第三釋用九。
第五釋文言,三重:第一釋名,第二釋體,第三釋四番(釋)文義。
[噬嗑]
[賁]
[咸]
[恒]
[遯]
[睽]
[蹇]
[解]
參考文獻
徵稿事
更正事
孝经的人伦与政治(经学研究第三辑)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干春松。
得书感谢您对《孝经的人伦与政治(经学研究第三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