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视角

新疆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新疆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视角》首先从新疆劳动力资源的供求现状出发,结合劳动力有限供给理论,对新疆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的表现形式进行梳理,发现新疆农业劳动力剩余并不明显,劳动力供给从无限转向有限的趋势已相当明显。然后对农业劳动力转向有限供给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多维度解析,发现劳动力配置结构问题是导致新疆现阶段劳动力出现短缺的主要原因,因而进一步指出研究新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欧阳金琼,1972年生,湖南省隆回县人,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带头人,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劳动力经济等。近年来承担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软科学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

章节目录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图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理论

2.1.1 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含义

2.1.2 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判断标准

2.1.3 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的研究进展

2.2 劳动力市场理论

2.2.1 西方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

2.2.2 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2.3 国内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

2.3 劳动力流动理论

2.3.1 刘一拉一费模型

2.3.2 乔根森模型

2.3.3 托达罗模型

2.3.4 推拉理论

2.3.5 新劳动力迁移理论

2.3.6 国内劳动力流动理论

2.4 劳动力配置效率理论

2.4.1 劳动力配置体制与配置效率

2.4.2 劳动力配置结构与配置效率

2.4.3 新疆劳动力配置与配置效率

2.5 相关概念界定

2.5.1 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2.5.2 效率与经济效率

2.5.3 资源配置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2.5.4 资源配置效率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2.5.5 其他相关概念

2.5.6 本书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概念界定

2.6 劳动力宏观配置效率的测算方法

2.6.1 产出弹性法

2.6.2 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法

2.6.3 赛尔奎因分解法

2.6.4 指数分解法

2.6.5 数据包络模型与随机前沿函数

2.6.6 各种分析方法的比较及在本书中的应用

2.7 文献述评

第3章 新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有限供给特征与多维度解析

3.1 劳动力资源总量规模与结构

3.1.1 总量规模

3.1.2 劳动力年龄与性别结构

3.1.3 劳动力的受教育结构

3.1.4 劳动力的民族结构

3.2 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的表现形式

3.2.1 人口抚养比出现拐点

3.2.2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3.2.3 农民工工资持续上涨

3.2.4 “民工荒”现象日趋明显

3.2.5 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与实际工资差距缩小

3.2.6 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

3.3 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

3.3.1 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3.3.2 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

3.3.3 增加了农业经营风险

3.4 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多维度解析

3.4.1 “大农业”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有限供给

3.4.2 半封闭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有限供给

3.4.3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有限供给

3.4.4 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有限供给

3.4.5 就业一产业结构协调度与劳动力有限供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劳动力资源总量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

4.1 劳动力资源利用现状

4.1.1 劳动力利用率

4.1.2 劳动力使用效率

4.2 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4.2.1 劳动力资源总量与经济增长

4.2.2 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与经济增长

4.2.3 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与经济增长

4.3 劳动力资源总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3.1 研究方法:改进的经济增长率分解法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劳动力资源总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

4.4.1 计量模型:拓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

4.4.2 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疆劳动力资源城乡间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5.1 劳动力资源城乡配置现状

5.1.1 劳动年龄人口的城乡分布

5.1.2 就业人员城乡分布

5.2 劳动力资源城乡配置效率的测算

5.2.1 理论模型:改进的指数分解法

5.2.2 测算结果与分析

5.3 劳动力城乡配置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5.3.1 理论分析

5.3.2 研究方法:ECM模型

5.3.3 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疆劳动力资源产业间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

6.1 劳动力资源产业问配置现状

6.1.1 三次产业总体配置现状

6.1.2第一产业配置现状

6.1.3第二产业配置现状

6.1.4第三产业配置现状

6.2 劳动力资源产业间配置效率的测算

6.2.1 理论分析

6.2.2 研究方法:指数分解法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 劳动力配置与产业结构优化

6.3.1 劳动力配置与产业结构的理论关系

6.3.2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

6.3.3 劳动力配置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疆劳动力资源区域间配置效率与区域均衡发展

7.1 劳动力资源地区间分布与流动现状

7.1.1 新疆行政区划简介

7.1.2 各地区劳动力总量分布

7.1.3 各地区劳动力比重

7.1.4 劳动力地区间流动概况

7.2 劳动力资源地区间配置效率测算

7.2.1 测算方法:DEA-Malmquist模型

7.2.2 测算结果分析

7.3 劳动力资源地区间配置与区域均衡发展

7.3.1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7.3.2 计量模型:口收敛模型

7.3.3 实证结果分析

7.4 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现状与特征

7.4.1 转移规模

7.4.2 迁入来源地与迁出目的地

7.4.3 受教育程度

7.5 劳动力资源跨省配置效率的测算

7.5.1 研究方法:经济增长率分解法

7.5.2 测算结果分析

7.6 劳动力跨省流动与省际经济收敛

7.6.1 新疆历年经济增长速度与排名

7.6.2 研究方法:0axaca-Blinder分解模型

7.6.3 实证结果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劳动力转移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

8.1 兵团劳动力的分布与流动现状

8.1.1 兵团劳动力资源产业间配置现状

8.1.2 兵团农业劳动力的流动现状

8.2 兵团农业生产的特点

8.2.1 兵团总产值构成与“大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

8.2.2 兵团农业的现代化特征

8.3 劳动力转移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论分析

8.3.1 劳动力数量外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3.2 劳动力质量外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3.3 劳动力外流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

8.4 劳动力转移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实证分析

8.4.1 劳动力数量流失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

8.4.2 劳动力质量流失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书总结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新疆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视角是2016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欧阳金琼。

得书感谢您对《新疆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业技术进步与效率、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来自广东的证据 电子书
本书以广东为例,分析政府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在投入的哪些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推广人员在哪些软硬件方面、农户哪些行为与因素对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提高形成了制约,通过分析这些制约,为细化与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提供参考与依据。
新疆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和第3章),重点梳理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历程、总结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第二部分(第4章和第5章),重点分析草原生态补偿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三部分(第6章和第8章),重点从微观层面——牧民角度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评价;第四部分(第7章),重点研究牧民和城镇居民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参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张掖市农科院近几年调查研究成果及对农业发展的思考,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概念、内涵、循环方式、循环途径、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
超级农业 电子书
《超级农业》由崔金泰、许秀华、杜晓西所著,植物怎样一步步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食?一万年前的水稻长啥样?当上“航天员”去过太空的种子为啥个头特别大?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发挥着重大作用。早在一万年前,中国人已经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始了农业生产。有机农业、太空育种、转基因技术……《超级农业》中这些势必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智慧农业实践 电子书
本书详解智慧农业理论、发展路径及实践案例,通俗易懂,便于快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