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的研究以完整的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为对象,即以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为分析和评估的对象,尝试借鉴公共政策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数据,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建立退耕还林政策分析评估体系及具体评估指标,评估退耕还林政策的综合效果,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林草业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系一项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公共政策。应用政策评估方法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刘诚,1968年2月生于河北景县,北京林业大学计划财务处处长,副研究员。博士。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评估咨询专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评审专家,中国教育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理事。长期从事林业财务会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国家林业局“中国林学文献计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教育部“高校财务支出结构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参与完成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获原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发表或参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李红勋,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经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政策、林业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曾经参与和支持的课题有“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园艺作物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设施园艺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国家林业局项目“现代生态工程系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市政府课题“北京林业发展规划与战略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海淀区林业发展战略研究”等。目前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一项、国家林业局软科学项目两项、教学改革项目三项等,并负责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为北京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主要成员。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和教材5本。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

章节目录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安排

2.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的文献评述

2.1.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2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小结

2.2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分析及评估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理论

2.2.3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

2.2.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3.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及评估框架

3.1 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3.1.1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3.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进程

3.2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

3.2.1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3.2.2 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规定

3.3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框架

3.3.1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体系的思路

3.3.2 邑耕还林政策评价框架和内容

3.3.3 建立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的原则

3.3.4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3.3.5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方法

4.退耕还林政策制定背景回溯分析

4.1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全球背景

4.1.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4.1.2 世界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做法及分析

4.2 国外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和背景_

4.3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背景及分析

4.3.1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

4.3.2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呈扩大趋势

4.3.3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4.3.4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

4.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4.4.1 政策制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4.4.2 巨耕还林政策实施前国家粮食生产及储备情况

4.5 本章小结

5.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分析

5.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进展状况

5.1.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总体概况

5.1.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年情况

5.1.3 退耕还林具体政策的执行情况

5.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状况分析

5.2.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偏离

5.2.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发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6.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与分析

6.1 维度1:生态目标实现程度

6.1.1 退耕还林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增加

6.1.2 退耕还林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6.1.3 退耕还林进一步减少了沙化土地面积

6.2 维度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 维度3: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6.3.1 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6.3.2 退耕还林对退耕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6.3.3 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6.4 维度4: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4.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及本质

6.4.2 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6.4.3 退耕还林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估

7.1 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目标评价

7.2 指标及属性的确定方法

7.2.1 指标的确定

7.2.2 确定指标集属性值

7.2.3 属性集的规范化

7.3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1 层次分析法工作原理

7.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7.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符合时代背景

8.1.2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虽有偏差但总体进展顺利

8.1.3 退耕还林政策多维目标基本实现

8.1.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显著

8.2 政策建议

8.2.1 强政策调研和论证

8.2.2 提高政策制定参与性

8.3 本书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附录:中国退耕还林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是2010年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作者刘诚。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树名木——济南卷 电子书
《中国古树名木——济南卷》是一部反映济南市古树名木的专著。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济南市古树名木的分布、状况及传说等。本书记述范围为2015年济南市行政区域,年代断限及上限自事物发端,下限至2015年底。
中国乌龙茶种质资源图鉴 电子书
本书收录适制乌龙茶的常见茶树200多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中国乌龙茶的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种质来源、品质特性及部分名茶保护母树图片信息。每种乌龙茶配以植株、枝梢、叶片、花朵解剖、果实结构和部分生产茶园的图片;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科普性。
草原制度与中国干旱区草原管理 电子书
本书主要阐述中国草原管理政策的理论渊源、梳理中国草原管理制度变迁历史,并以半农半牧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牧区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深入分析草原承包制和草原确权的制度功能,探讨了不同地区农牧民对草原政策的感知差异,并对干旱区草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对策。本书对中国草原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新疆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和第3章),重点梳理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历程、总结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第二部分(第4章和第5章),重点分析草原生态补偿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三部分(第6章和第8章),重点从微观层面——牧民角度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评价;第四部分(第7章),重点研究牧民和城镇居民
河西走廊退化草地营养动态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针对河西走廊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退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生产力下降,营养状况不良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