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湾塘志在卫国:卢伟如的革命人生

走出湾塘志在卫国:卢伟如的革命人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详细记述了卢伟如的一生。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作者陆续收到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及补充材料等。此后,一直在不断修改、完善书稿内容,直至2016年5月24日,因病去世。

本次出版的《走出湾塘 志在卫国——卢伟如的革命人生》即是在作者生前完成的修订稿基础上,经过其家属补充、整理相关材料后完成的。

全书共19章,内容包括继续求学和加入中国共产党、“专心致志于革命事业的开始”、“秘密大营救”中的“罗衡”、在东江抗日游击战场上、从博罗开辟新区到抗战胜利、从自卫反击到北撤山东、挺进中原战役中的副团长等,并附有卢伟如文选及卢伟如年谱。

作者简介

作者卢晓衡,男,汉族,1944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卢伟如与叶景舟长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级调研员、副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晓衡长期从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台港澳地区学术交流管理工作,对台港澳问题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家乡、家世和童年

一 偏僻山村好风光

二 客家人的好传统

三 发奋图强好子弟

第二章 继续求学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革命思想萌芽”

二 投入抗日救亡学生运动

三 学生会主席面临的严峻考验

四 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章 “专心致志于革命事业的开始”

一 从党支部书记做起

二 转任中心支部书记与认识叶景舟

三 从区委书记到县委组织部长

第四章 “秘密大营救”中的“罗衡”

一 领导茶园和惠州段

二 将秘密交通站设在敌人眼皮下

三 廖承志检查工作堵漏洞

四 接送茅盾等人过惠州

五 邹韬奋在惠州休养

六 “惠州站”的其他功能

七 撤离惠州

第五章 在东江抗日游击战场上

一 在实战中学习提高

二 “以德报怨之义举”

三 “大快人心之举”

四 “积小胜为大胜”

五 粉碎日伪“万人攻势”

六 对敌策反成果多

七 三大队扩充为三个大队

八 粉碎伪军黄猄坑偷袭

九 粉碎日军梅塘偷袭

第六章 从博罗开辟新区到抗战胜利

一 赴博罗开辟新区

二 第五支队政委

三 护送美军飞行员和背送伤员

四 第二支队支队长

第七章 从自卫反击到北撤山东

一 江南指挥部指挥员

二 北撤谈判中的斗争

三 北撤指挥部指挥员

四 乘美军登陆舰北上山东

五 热烈祝贺和直率意见

六 在华东军政大学学习

第八章 挺进中原战役中的副团长

一 调任华野三纵八师二十三团副团长

二 “大运动、大周旋”与磨炼意志

三 攻占许昌后的留守与撤退

四 攻打洛阳的再次突破

五 攻克开封战斗的经验教训

六 出生入死的战友情

第九章 济南战役中的炮兵团团长

一 调任纵队炮兵团团长

二 肃清外围和支援攻城巷战

三 战役总结和悼念王吉文师长

第十章 在淮海战役中

一 “边打边学”与歼灭黄百韬兵团

二 阻击、追赶、拦截与歼灭黄维兵团

三 “打好第一炮”和歼灭杜聿明集团

第十一章 渡江战役和浙东进军

一 山炮团列入渡江第一梯队

二 将大炮搬到江心洲

三 支援步兵强渡长江

四 进军浙东追穷寇

第十二章 解放舟山战役

一 隔海炮击与攻占大榭岛

二 “水伴炮兵”与攻占金塘岛

三 渡海大练兵和解放舟山群岛

第十三章 第三炮校训练部长

一 调任炮校训练部长

二 开展职责教育

三 队伍建设和制订训练计划

第十四章 上甘岭战役中的炮七师副师长

一 “赴朝见学”和重返炮七师

二 投入上甘岭战役

三 协助颜师长指挥和对敌炮战

四 支援步兵保卫坑道和地面战斗

五 继续作战和准备反击

六 担任炮兵群群长和战役胜利

第十五章 反登陆战役和金城战役

一 春季反登陆战役——备而未战的胜利

二 金城战役中的炮兵群群长

三 战斗到停战协定生效之日

四 胜利回国

第十六章 在苏联炮兵指挥学院学习

一 准备赴苏留学

二 冬宫附近的炮院

三 炮院的历史传统

四 学习内容丰富

五 不发教材的授课方法

六 考试都是口试

七 严于律己的普通学员

八 党支部工作

九 学成回国

第十七章 领导炮兵科研攻关

一 第一研究所所长

二 组建科研队伍

三 研制反坦克导弹

四 研制反坦克火箭筒

五 研究院副院长

六 第一代国产东风弹道导弹的研发

第十八章 在军委炮兵的十七年

一 为科研部早日工作

二 在“四清”运动中

三 参加接待“红卫兵”

四 军管和筹建兵器研究院

五 接受组织审查

六 炮兵后勤部副部长

七 炮兵副参谋长

八 兼任司令部党委副书记

九 炮兵副司令员

第十九章 在广州军区副政委岗位上

一 返回广东

二 战斗不止

三 东纵之情

四 因公牺牲

参考书目

附录一 卢伟如年谱

附录二 卢伟如文选

附录三 卢伟如叶景舟合葬碑文

附录四 出书后的留存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走出湾塘志在卫国:卢伟如的革命人生是202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卢晓衡。

得书感谢您对《走出湾塘志在卫国:卢伟如的革命人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岁月如歌 电子书
《岁月如歌》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对生活、工作等有感而发,然后作的一些诗歌。作者意欲通过这些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历史先贤的缅怀,以及对中华五千年来厚重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全书分为6篇,分别是壮丽河山篇、幸福家庭篇、爱岗敬业篇、情感寄思篇、伟人缅怀篇、图腾崇拜篇。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电子书
立志做“文摊匠”的赵树理,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借我执拗如少年 电子书
这本书里的人个个都是众人眼中的奇葩,他们不务正业,敢爱敢恨,热血澎湃,脆弱孤独,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活得像个异类。他们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你想象不到的时候突然爆发,给予你的人生哲学会心一击。当初最痞的一个兄弟做了老师,平时老老实实的同学成了地痞混混,花心的女学姐做起了全职妈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生猛的活过,以自己的热血,撞击着澎湃的红尘。不管过去多少年,仍能清晰地记着他们的模样,少
见信如面(最美情书系列) 电子书
“最美情书系列”之《见信如面》,精心收录了70余篇鲁迅、徐志摩、朱生豪、萧红、闻一多等大家写给爱人的书信篇目。
卢一萍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荒漠 电子书
这部小说集选辑了卢一萍创作的四部中篇小说。收录有《寻找回家的路》《几水是条无名的河》《蓝色士兵》《刘月湘进疆踪迹史》。这部作品以锐利的笔法来描绘特殊环境下人的生活,夸张的风格与严肃的题材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构成了强大的审美张力。通过他的文字,可以引导读者对过往的复杂生活有更真切的理解,其所独具的审视与反思能力,体现了虚构的力量,使这部小说集中的作品具备了强烈的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