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以徽州宗族为视角,利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明清时期徽州乡村社会控制诸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全书分为上编“明清徽州宗族的内部控制”和下编“族权与政权互动视角下的明清徽州乡村社会控制:以保甲制推行为中心”两大部分。
上编集中讨论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控制结构、控制实施主体、控制设施、控制手段及其运用、内部控制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下编主要探讨明清时期徽州境内宗族与保甲的关系状态,以及二者联手实施乡村社会控制的具体情形。
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徽学领域的某些学术研究空白,开拓了明清徽州乡村社会史。
作者简介
作者陈瑞,男,1973年2月生,安徽天长人。中共党员。1994年参加工作。现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安徽史学》杂志副主编。1990至1994年、1999至2002年,就读于安徽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2至200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8年3月,进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相关研究工作。2007年,获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社科理论类)拔尖人才称号。2009年,入选“第六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社会兼职: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徽学学会常务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编委会名单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徽学研究文库”出版说明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上编 明清徽州宗族的内部控制
第一章 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控制结构与控制实施主体
一、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组织结构
二、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控制结构
三、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控制实施主体
四、小结
第二章 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控制设施
一、明清徽州宗族祠堂与族内控制
二、明清徽州宗族族谱与族内控制
三、明清徽州宗族祖茔与族内控制
四、小结
第三章 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控制手段及其运用
一、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制度控制手段及其运用
二、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物质利益控制手段及其运用
三、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文化控制手段及其运用
四、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强制惩罚控制手段及其运用
五、小结
第四章 明清徽州宗族内部控制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一、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社会秩序控制
二、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生活方式控制
三、明清徽州宗族内部的社会问题控制
四、小结
下编 族权与政权互动视角下的明清徽州乡村社会控制:以保甲制推行为中心
第五章 明清徽州保甲制度的推行与保甲组织编制
一、明清徽州保甲制度的推行
二、明清徽州保甲组织的编制
三、小结
第六章 明清徽州保甲组织的社会控制与管理职能
一、治安管理
二、户口调查与统计
三、信息传递
四、踏勘查验
五、接收投状
六、民间调处
七、居间中证
八、强制执行
九、经济管理
十、社会救济
十一、小结
第七章 明清徽州宗族对保甲的认识及推行保甲的实践
一、明清徽州宗族处理与封建政权关系时坚持的原则
二、明清徽州宗族对于保甲的认识
三、明清徽州宗族推行保甲的实践
四、清代徽州境内大、小族对保甲组织主导权的争夺:以乾隆年间休宁县西乡十二都三图渠口分保案为例
五、小结
结论
一、层级控制是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控制结构的主要特征,徽州宗族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具有多元性
二、祠堂、族谱、祖茔等控制设施在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实施族内控制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控制手段的多样化是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稳定内部秩序、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保证
四、控制领域和控制内容的广泛性是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社会控制的重要特征
五、保甲制的推行是明清徽州宗族与封建官府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契机,族权与政权在实施社会控制方面的良性互动是明清时期徽州乡村社会控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一、正史、政书
二、方志
三、文集
四、族谱
五、文书
六、资料汇编
七、研究著作
八、研究论文
后记
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是201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瑞。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