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

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远古农业社会到早期帝国,探讨中国文明形成、衍化的历史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早期中国”的视角,尝试描述和解释从文明起源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的历史,并将此段历史放在一个比较的脉络中,思考国家形成、书写的起源、官僚组织、法律和政体、诸子百家、战争性质的演变、帝国的缔造等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问题。

作者熟稔出土的古文字与物质材料,也掌握传世文献,同时深入了解西方的考古学理论;本书在宽广的视角中重新检讨中国文明,强调其连续性与同质性,是一本结合历史学与考古学的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李峰,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之后从事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攻读博士(师从松丸道雄),1992年赴美国(师从夏含夷),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唐氏早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西周时期考古和历史,特别是西周金文的研究,为西方中国早期研究的重要学者,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著有中、日、英文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早期中国重要考古遗址

早期中国年代表

第一章 绪论:早期中国及其自然与文化界定

地缘中国:自然环境

早期中国和大的历史趋势

重新发现中国古代

北美早期中国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章 中国复杂社会的发展

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

早期农业社会

仰韶社会:分立宗族制度?

龙山时代的“古城”文化

龙山“酋邦”问题

第三章 二里头与二里冈:早期国家的建立与扩张

“国家”和“国家形成”

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头国家”

早期史学传统中的国家形成和有关夏代的争论

商代的建立和商代早期的迁移

早期青铜时代的城市文明

二里冈的扩张:从物质文化中看到的政治格局

第四章 安阳与远方:商和同时代的青铜文化

发现晚商

晚商大都会:皇室生活和经济力量

妇好墓和青铜铸造业的进步

发现中商

区域网络

商朝外部世界中独立的青铜文化

第五章 灼裂神秘之骨:商晚期的书写与社会

书写和社会背景

王室和非王室的占卜传统

商代宗教信仰与商王室祭祀

商代王族

商朝政府的滞后性

晚商:一个以宗教为中心的霸权国家

第六章 铸造下来的历史:西周国家及其青铜器

探寻先周

周人灭商

周王朝的都城网络和西周物质文化

“封建”,而非“Feudalism”

地方诸侯国的发现

外部世界和西周早期的大扩张

第七章 创造典范:西周的官僚体系和社会制度

姓和氏:周朝贵族的社会组织

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

王室政府的官僚化

西周中期的转变

西周国家的本质

读写能力的传播及古典文献的创作

西周的灭亡

第八章 霸主与武士:春秋时代的社会转型

霸的制度:地缘政治和权力平衡

县的兴起:重新定义行政管理体系

世族系统的衰落和士的崛起

法律思想的转型:政治契约的出现

民族关系和“华夏”概念的出现

第九章 领土国家的时代:战国时期的政治与制度

“领土国家”的概念

政治和军事的发展

作为新国家支柱的小农阶级

对小农的控制:法律、税收和普遍爵位

政府的官僚化与君主专制

战争的转型

青铜文化的转变

第十章 作为政治家的哲学家:新近出土文献的启示

意识形态危机与全球背景

孔子和儒家

道家对自然秩序的追求

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在早期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法家的措施

余论

第十一章 秦统一与秦帝国:兵马俑是谁?

秦国的早期历史:考古学调查

商鞅变法和秦国的重组

始皇帝与中国的统一

秦帝国的巩固

将帝国带入地下

第十二章 汉帝国的扩张与政治转变

汉帝国的建立

帝国结构的中心:重组帝国

汉与匈奴:一个世界,两个帝国

与匈奴的战争和汉帝国的扩张

王朝更替和东汉的建立

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关系

第十三章 国家与社会:汉帝国的官僚体系和社会秩序

尹湾汉简和汉代官僚机构

张家山汉简和汉帝国的社会秩序

农民与豪族:汉帝国的社会问题

汉帝国的殖民事业:边疆地区社会一瞥

帝国制度的弱点和汉帝国的危机

第十四章 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其在汉代文化和艺术中的反映

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黄老思想

汉帝国的儒学化和经学的兴起

书写历史

汉代丧葬艺术和汉代物质文化

地图目录

插图目录及来源

索引

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是2022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李峰。

得书感谢您对《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晋宋社会文化史论 电子书
魏晋玄学及其玄化风尚,是文、史、哲等多学科学者长期集中研究的课题,而本书“正题反作”,力求对当时反玄风思潮加以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内容既有魏晋玄学与玄风、士族社会家学门风等问题;也有晋宋之际北府地域学术群体与门第寒微学术群体的兴起及其学风特征等问题;还有涉及中下层社会文化上浮及其与上层社会文化混杂的雅俗融通问题,如东晋、刘宋时期佛教僧尼生活的世俗化及其参预政治活动,以及刘裕称帝过程中对术数文化的
晚清文化史(修订版)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历代文化史书系”之一种,讲述了清代的文化史。书中对清代的文化全景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介绍,特别展示了晚清文化从传统向现代、从闭塞到走向世界的转折,体现了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内容翔实,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值得广大历史研究者参考和阅读。
国别文化史书系印度文化史 电子书
本书稿按时间顺序,主要记述了印度史前、吠陀时代、列国时期、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戒日王朝、群雄割据时期、莫卧儿王朝、近代时期的文化。介绍了印度文明的起源,以及宗教、艺术、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情况,包括近代受西方外来文化影响的一些情况。除了介绍印度整体的概况之外,还介绍了印度各邦的一些具体情况。书中还简述了中国和印度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并且附录了中印两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及影响概述。
魏晋南北朝社会与经济探究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四十余年学术生涯的一个回顾与总结,内容主要包括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阶级结构、工商业、历史人物研究等,还有对一些学术界前辈的追思。
秘密社会的秘密——清代的天地会与哥老会 电子书
本书论述一个清史研究领域的问题,即秘密为什么之于“秘密会社”重要?有学者认为秘密像血缘,捆绑住参与者。本书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秘密与血缘有所分别,血缘不会因为扩散而冲淡,反之,秘密则随着扩散,越不秘密。因此,本书认为秘密会社不在于真正有多少秘密,而在于秘密的传播本身才是秘密会社生存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