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问题,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内容简介

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然而鲁迅在《热风·题记》中却说,“新文化运动”是讥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随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

作者从名与实的缝隙切入,追问“新文化运动”一词何时出现,是谁的发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从而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

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从长时段看,最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袁一丹,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近期从事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史、抗战时期沦陷区研究。所撰学术随笔及书评多刊于《读书》《上海书评》《北京青年报》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松动的“起点”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的名与实

一、“反套”在《新青年》上

二、“五四”:“文化”还是“武化”

三、研究系与北大派:“争个你偏我正”

四、学衡派的张冠李戴

第二章 新文化的运动机制与权势落差

一、纵的持久与横的扩张

二、文化运动与地方新政

三、新文化的金字塔

第三章 新文化人的自我改造

一、从“半侬”到“半农”

二、“耻辱的门”

三、陆沉中的自我救赎

四、“瓦釜”之声

五、“战士”与“文娼”

第四章 交换广告中的新文化联盟

一、新文化的“地方代理”

二、“五四”前后的杂志联盟

三、阅读共同体

四、民初杂志界

第五章 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一、最后之因还是个别之因

二、科学救国抑或文学救国

三、视同“阑尾”的《去国集》

第六章 作为社交手段的新诗

一、新诗的自我窄化

二、受质疑的送别诗

三、“社会化”的修养

四、诗可以群

五、海外组党的挫折

第七章 新文学家的游戏笔墨

一、《何典》的再出土

二、疑古“废话”

三、从字体到文体

四、“射他耳家”

第八章 创造一种新的可读性

一、系于声气抑或文义

二、亚东版《水浒》与金圣叹批点

三、眼的文学革命

第九章 心理实验与汉字命运

一、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聚光灯外

二、横读与直读之争

三、仪器背后的原理性思考

四、汉字的“格式道”

参考文献

后记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袁一丹。

得书感谢您对《另起的新文化运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朱德的品德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周恩来的奉献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汉家的日常 电子书
本书在政治史、制度史之外另辟蹊径,立足关系思维,聚焦两汉时期上自朝廷,下至临湘侯国、西北边地的候官与各地传舍运作的日常形态,致力于揭示反复进行的事务中形成的不同位置的人与律令、制度、机构的错综关系,展示了国家日常运转与维持的内在逻辑与生动细节,也对涉及两汉乃至整个王朝时期的不少基本看法提出新认识,为作者倡导开展的日常统治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精彩个案。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