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对的

你是对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帮你自我治愈和疗愈他人的共情行动指南。

内容简介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你所认为的感同身受是什么?

感同身受并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让自己变成那个人,和他成为一个整体,去共享同一种体验。这就是共情。我们往往只关注“事”,而忽略了“情”,当一个人的内在情绪没有得到理解甚至被否定时,内心就会充满痛苦,也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本书作者郑惠信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她把30多年累积的助人经验总结为三句充分表达共情的话,核心要点就是接纳对方的情绪,准确描述对方的感受,给予反馈式而不是评判式的倾听。如果能深刻了解这三句话的真正意义以及使用方式,我们将在自己的人生和与他人的关系中,迈向更好的阶段。

作者简介

作者郑惠信,从事精神科医师三十多年,曾与一万两千余人进行交流。近十五年来,与政治人物、法律人士、企业CEO和员工等各领域的佼佼者畅谈心事,与此同时也在社会各个角落陪伴心灵创伤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诊疗室中的改变

自序: 表达安慰的关键对话

作者声明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感到痛苦?

“你一定是有非那么做不可的原因”

爱表现的人,是因为很少被关注

“你最近心情怎么样?”

第二章 情绪和感受是走进自我的一扇门

视他人如空气的社会风气

“和妈妈手牵手去医院的时候好开心”

男人的“产后抑郁症”

至少得有一个人关心我们

让逐渐消失的“自我”重生

第三章 共情,不只是理解 快速、精准、撼动人心的力量

共情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好吗?

只有共情,并不能完成善行

共情的原则1 世间万事都以自己为焦点

共情的原则2 共情并不是只说好话

共情的原则3 就好像你是那个人

共情的原则4 “并不无聊,我愿意听”

共情的原则5 内心的感受永远是对的

共情的原则6 情绪永远正确,行为则不一定

第四章 “我不想再善解人意了” 共情者的痛苦

提高共情的精准度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明确你的极限

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言相告

第五章 恰到好处的共情

共情的障碍1 何时温柔?何时坚定?

共情的障碍2 有些积极乐观可能更糟

共情的障碍3 对未被满足的爱的渴求

共情的障碍4 深埋在心底的自卑

共情的障碍5 清楚看待自己,准确理解他人

共情的障碍6 准备好听真相了吗?

第六章 如何成为有力量、被需要的人?

真心好奇,疑问自然出现

感受不到与对方相同的情绪也无妨

不强求,无期待

用尽全身的力量向受伤害的孩子道歉

克制批评指教的欲望

亲子教育中的小把戏

结语 在生命中感受与经历过的点滴

你是对的是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韩] 郑惠信。

得书感谢您对《你是对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11个男人对心理师说 电子书
教你读懂男人在亲密关系中做选择时的想法和行为。
因为我是女性 电子书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心自己身材不好、个子不高、长得不漂亮…… ·她们可能有各种奇怪的躯体化症状,疼痛、失眠、易累、缺乏活力…… ·她们遇事总是很纠结,常常无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欲望、情感…… ·她们总是在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在愤怒中倔强地不依赖任何人…… ·她们既不快乐,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代际创伤”和“文化认同”。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有很多女性认同这一观念,并且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这种思想世代相传。 例如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又可悲。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只要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找到创伤的源头,看见它、修复它,便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
走出幻灭:精神分析师对抑郁的全新解读 电子书
抑郁并不可怕,战胜抑郁的关键在于理解抑郁为何发生。
创伤之前我是谁:找回内心强大的自我 电子书
德国心理学长销图书第6版,整合想象力疗法与资源取向,激活应对创伤的自愈力,建立内在安全岛。
我会永远抱紧你 电子书
小动物的爱远比你想象的更强烈。对于这个小家伙,你就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