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译文纪实)

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译文纪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再现一段即将被亲历者带进坟墓的1930年代的记忆。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幸存人口的声音和历史图片,再现了一段即将被亲历者带进坟墓的1930年代的记忆。一战期间及之后狂飙突进的美国西部大开发,推行了错误的宅地政策,再加上战时需求推高了小麦价格,刺激人们不计后果地翻耕大平原,剥光了那里千百年来固定土壤、抵御风蚀的植被。最终,前所未见的沙尘暴席卷美国西部,还波及了芝加哥甚至纽约。与此同时,美国陷入大萧条,经济不振,过度种植带来的高产粮食无人问津。作者通过十几个家庭及其所在社区和地区的兴衰,揭开了尘封往事,展现了肮脏的三十年代的悲惨景象:沙尘暴让人们如同生活在漫漫黑夜中,土地荒芜,庄稼歉收,亲人死于尘肺疾病……10年间,承载着未来的宅地变成了黄沙覆盖的墓地。书中有艰难时刻美国人的勇气与悲哀,有与大自然抗争的坚韧与顽强,有政客的无耻与欺诈,而归根结底是人类对于环境的无知所招致的毁灭性噩运。

作者简介

作者蒂莫西·伊根,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曾在《泰晤士报》担任全国新闻记者,游历西方,因参与系列报道《美国的种族生活》而与一组记者分享了2001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目前,他为《纽约时报》撰写在线评论专栏,著有多部非虚构作品。2006年因《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一书荣获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Digital Lab简介

前言 劫后余生

第一部分 承诺:大开垦,1901—1930

第一章 流浪者

第二章 无人之地

第三章 创造达尔哈特

第四章 高地平原上的德国人

第五章 最后的大开垦

第二部分 背叛:1931—1933

第六章 第一波

第七章 黑暗初至

第八章 干涸之地

第九章 新领袖,新政策

第十章 巨大的打击

第三部分 爆发:1934—1939

第十一章 分类赈济

第十二章 漫长的黑暗

第十三章 拼命呼吸

第十四章 达尔哈特的决战

第十五章 沙尘暴前夕

第十六章 黑色星期天

第十七章 战斗的号令

第十八章 离开

第十九章 亲历者

第二十章 最悲哀的大地

第二十一章 判决

第二十二章 第二代剥玉米佬

第二十四章 第三代剥玉米佬

第二十三章 留守者

第二十五章 雨

后记

注释与资料来源

前言

第一章 流浪者

第二章 无人之地

第三章 创造达尔哈特

第四章 高地平原上的德国人

第五章 最后的大开垦

第六章 第一波

第七章 黑暗初至

第八章 干涸之地

第九章 新领袖,新政策

第十章 巨大的打击

第十一章 分类赈济

第十二章 漫长的黑暗

第十三章 拼命呼吸

第十四章 达尔哈特的决战

第十五章 沙尘暴前夕

第十六章 黑色星期天

第十七章 战斗的号令

第十八章 离开

第十九章 亲历者

第二十章 最悲哀的大地

第二十一章 判决

第二十二章 第二代剥玉米佬

第二十三章 留守者

第二十四章 第三代剥玉米佬

第二十五章 雨

后记

致谢

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译文纪实)是2020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美]蒂莫西·伊根(TimothyEgan)。

得书感谢您对《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译文纪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孤独社会 电子书
一本聚焦于日本社会频发的孤独死现象的纪实作品。
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电子书
中国女孩赴日一年职场&社会体验手记,你以为的日本公务员VS真实的日本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电子书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重症甲型流感抢救纪实小说。
亲爱的爱丽丝 电子书
一个神秘的孩子频繁出现在爱丽丝的小屋外和米兰的家,给她们捎来中国孩子写给爱丽丝的各种各样的信件。这个孩子究竟是谁,他从哪里来,到底有什么样的目的。全书以书信为主题来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涉及邮政的历史、书信体文学等,收录了大量小读者写给爱丽丝的信。
一个贫穷的年轻人 电子书
一部写尽年轻人的迷茫和坠落的小说。年轻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