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进口政策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

中国能源进口政策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抓住当前能源进口政策改革的问题,全面分析中国能源基本概况,梳理中国能源进口主要政策,考察了能源进口政策和宏观经济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中国能源进口政策和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从“价”和“量”两方面对能源进口政策进行梳理,分别体现为能源进口关税政策和能源净进口量政策;在量化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了适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能源进口关税税率优化区间和能源净进口量优化区间。

本书以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能源进口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了适当调控能源进口政策、能源进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及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魏文婉,博士,湖北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能源进口政策

一、中国能源生产、消费和供需缺口

二、我国能源进口政策措施

三、小结

第三章 数值模拟能源进口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与能源进口政策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构建CGE模型的理论基础

四、小结

第四章 数值模拟CGE模型的构建与数据处理

一、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结构

二、能源进口政策CGE模型构建

三、模型数据、处理和校准

四、小结

第五章 中国能源进口关税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数值模拟

一、能源进口关税政策对宏观经济价格系统的影响

二、能源进口关税政策对生产的影响

三、能源进口关税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四、能源进口关税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五、中国能源进口关税税率变动的优化区间

第六章 中国能源净进口量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数值模拟

一、能源净进口量政策对价格系统的影响

二、能源净进口量政策对生产的影响

三、能源净进口量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四、能源净进口量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五、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变动的优化区间

六、小结

第七章 数值模拟结论稳健性检验

一、模型的CES形式

二、CES生产函数的敏感性分析

三、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中国能源进口政策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是2021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魏文婉。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能源进口政策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统筹发展与安全的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趋势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能源安全理论及其评价体系入手,以能源-经济的投入产出关联理论、自下而上的部门分析法和全局优化思路为根本遵循,构建经济-能源-环境预测与政策仿真模型系统,主要具备三方面功能,一是对全国各行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加工转换和一次能源生产活动进行仿真;二是对所需的煤、电、油、气终端能源消耗量和一次能源供需平衡进行预测;三是对经济和能源领域重大政策引起的能源供需平衡的潜在变动进行模拟。
中国能源税问题研究:基础理论、经验借鉴与制度设计 电子书
本书以完善税制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设计中国能源税制度为目标。首先,界定能源税的含义,梳理有关能源税的基础理论,并细致分析能源税的属性,以及能源税与其他相关税种的关系等问题。其次,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论证中国开征能源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剖析中国能源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成品油消费税的政策效果,从实证角度证明中国在解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应当征收能源税。再次,详细介绍欧盟能源税的基本情
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 电子书
本书融合了经济学和公司财务学相关理论,从微观层面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及效果。首先依据相关理论对货币政策作用于企业投资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随后在新古典投资理论分析框架下从不同层面检验了货币政策的异质性影响效果。既充分考虑了市场不完美的现实,又考察了制度因素在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行为中的调节作用。最后从投资决策灵活性和非效率投资两个角度构建了投资效率模型并进行了
WTO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众多经济学家对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的专题文章《WTO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WTO与中国价格管理》、《WTO与中国利用外资》、《WTO与中国专利制度》等八篇。
最低工资政策:影响效应及制度设计 电子书
本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第一章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总体阐述,第二章是在分析境外实施最低工资政策历史较长或机制较成熟或地区最低工资实践以及我国各地最低工资评估探索情况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的最低工资评估框架体系,第三章是就评估指标体系中最低工资实际值变动、保障基本和共享成果、最低工资相对指标及执行率情况进行评述;四、五分别是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最低工资影响的理论和文献综述,第六、七和八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