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读与做:性与天道之现代展开

国学的读与做:性与天道之现代展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解读国学,从个人到社会,涵盖格物、正心、修身、治国等多方面。

内容简介

为了让现代人走进国学、理解国学,并在其自我修养、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汲取国学的智慧,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第一,通过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学》八条目的系统解读,把国学的内在逻辑从内向外、从个人向世界全面展开,让今人尤其是普通读者,全面理解古人是如何对待自身、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的。

第二,将国学的基本范畴——道、性、天、仁、德、气、圣、体用等,进行了贯通性的分析,阐释了其历史由来和发展脉络,划清了它们与现成化抽象概念之间的边界,并尝试以之建立起现代人系统理解国学的基本构架。

第三,全面论述了国学的工夫论,介绍了古人自我修养的具体方法,揭示了国学的实践性,倡导把国学工夫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中。

第四,系统论述了国学的家庭观、社会观、政治观,为今人进行社会实践和国家治理提供了中国式的智慧经验。

国学是人的身心性命之学,国学的读与做,就是把对国学的领会与人自身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践履相融会,使之有益于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性与天道”是国学的中枢,统贯了人的精神世界和外部的现实世界。性与天道之现代展开,意味着人更充分地面向世界展开自身的可能性,同时世界也以更美好的面貌向人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潘志坚,1972年生,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金融工作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序章

国学溯源

国学思维特点与实践性

国学之现代诠释

第一章 格物

格与格物

格物与驭器

人器合一

器用与道体

天与道

道与场:时空场与意识场

道与心

道体、世界与世界性

体、体用与本体

物对人的渗入:心体、道体与性体

性与天、人

格物实践与大道之行

格物与科学

第二章 致知

知与致知

体知与境体之知

境体、道体与构境、悟道

心性、自我与本然之道

本心与良知

见闻之知、德性之知与本体之知

境、象、意与言

道如何言说

理与道

天理与真理

阴阳太极与理一分殊

知与识

信仰与超越

第三章 诚意

诚与诚意

常人之境与观念社会

天人之境与无我之境

本真与求真:内求与外求

念、意、志与未发之中

道心与人心

天理与人欲

国学之工夫

渐修工夫之一:持敬

渐修工夫之二:守静

先天工夫和后天工夫

性体内外与善恶有无

顿悟工夫之一:体认性体

顿悟工夫之二:觉悟与得道

顿悟工夫之三:见在良知的引发与忘化

第四章 正心

正心、尽性与达仁

心之结构

仁与畏

天人合一与一体世界

天命之性与习得之性

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善与恶

性与情

正心之工夫

正心工夫之一:忠恕与中庸

正心工夫之二:思与涵养

正心工夫之三:良知之用

正心工夫之四:率性直行

正心工夫之五:持志——有执与长期之正心

正心工夫之六:以学利仁——基础性之正心

心统性情与心理健康

第五章 修身

身与心

气:物质能量统一场

外修之工夫:养气与变化气质

德:由天及心

德之世俗化

圣、圣人与超越性

圣之普遍化与心学革命

孔颜之乐与生死之事

内修之工夫:体系与标准

成人、君子与社会责任

实学与成才

职业与事业

第六章 齐家

家族制度与孝悌

夫妇、男女之道

三纲五常与时代变迁

子女与家道传承

家业、治生与经商

第七章 治国

天道、弘道与政治秩序

厚生与经济管理

公义与公民

义与利、礼、法

以德治国

民主、自由与政治文明

时、势与中庸

第八章 平天下

天下体系与夷夏之辨

王霸之道

明明德于天下

参考文献

国学的读与做:性与天道之现代展开是202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江洋。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的读与做:性与天道之现代展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性的尊重 电子书
一本关于爱、性和尊重的书。
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的双重变奏: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之历史考察 电子书
本书力图在近代学人社团的视域之下聚焦于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相互关系的研究。
现代广告学原理与实务 电子书
《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分为三篇共10章。其中,第一篇为理论篇,包括广告概述、广告与广告学、广告学相关理论三章;第二篇为实务篇,包括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设计、广告传播五章;第三篇为实战篇,包括广告营销战略与广告战略的制定、广告效果的测定两章。另外,每章后面均附有与知识点相关的课外阅读补充材料及相关案例,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2016) 电子书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本书主要收集和梳理2015年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相关文章,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归纳为“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与话语体系创新”、“人文视野中的话语体系建设”、“经济理论实践与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外交与国际话语权”等5个专题。
中国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与政策 电子书
本书通过总结世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视野为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提供分析思路,提供一套评价体系和政策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