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人道主义的呼唤》系列第一辑。
内容简介
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努力弘扬人道主义、倡导助残风尚,营造平等、友爱、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书的独特性在于,作者邓朴方不是一般性地谈论一所声名显赫的大学,而是深入到个人经历的矿脉之中,去寻找最珍贵的化石。因其鲜明的个人性,本书展示了一幅幅撼人心魄的画卷;既有对伟大事件的目击,也有对一已之私的挖掘;既有对精神世界的穷根究底,也有对儿女之情的沉吟回味。在此,沉静者讲述了他们的骚动,世故者目睹了自己的死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残疾人事业的兴起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兴旺
开创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1]
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筹备组的成立
二、基金会的基本建设工作
三、基金会的筹款工作
四、基金会的对外工作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宣传提纲
一、残疾人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新中国的残疾人福利工作
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成立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性质与宗旨
基金会的队伍建设[1]
高等院校应当录取残疾考生[1]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任务
第一,呼吁社会关心残疾人的劳动、生活、康复医疗和教育,争取有关方面制订相应的法律和规定。
第二,举办残疾人福利事业。
第三,筹集、管理和使用残疾人福利基金。
第四,开展残疾预防的宣传教育。
第五,开展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国外友好团体和人士以及国际残疾人组织的友好往来和相互合作。
答香港记者问[1]
残疾人事业体现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为残疾人事业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
一、基金会的事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业
(一)我们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的事业
(二)我们的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
(三)我们的事业是爱国主义的事业
(四)我们的事业是改革的事业
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一)要有献身精神
(二)要有科学性
(三)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三、怎样提高我们的素质
自强自立,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
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发展我国康复事业
劳动就业与教育是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的关键
弱智儿童也能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1]
怎样在群众中站稳脚跟[1]
用人道主义精神教育青年[1]
顺应时代进步,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残疾人康复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1]
为残疾人康复事业耕耘播种[1]
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旗帜
努力探索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途径[1]
一、一年工作的回顾与体会
二、残疾人事业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普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1]
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事业
康复工作应坚持全面发展的方向[1]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康复事业
二、残疾人康复事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残疾人工作在两个大局中的位置[1]
从“三个高度”认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继承优秀文化遗产[1]
残疾人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地位问题
二、残疾人工作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三、残疾人工作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四、我国残疾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康复
教育
劳动就业
五、残疾人基金会的工作
残疾人事业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
二
三
认真做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
让我们相互理解
坚持“四个面向”的出版方针
努力开拓,做好地方残疾人工作[1]
残疾人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1]
高等院校应向残疾学生敞开大门
宣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于社会化管理和成立残疾人联合会问题
一、关于这次会议
二、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意义
三、关于社会化管理
四、关于学习问题
残疾人工作宣传提纲[1]
一、残疾人与社会
二、残疾人事业的历史和现状
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四、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
五、残疾人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
六、残疾人社会团体的责任
与中学生朋友谈人道主义
人与人之间当有爱心相连
发展康复事业,实现《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人道主义把我们联结在一起
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
关于残疾人联合会的性质、任务和组织系统
继往开来,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而奋斗
一、两年工作的回顾
二、关于组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
三、继往开来,为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
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指导思想与战略
(一)残疾人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残疾人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历史的推进者
(三)高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旗帜
(四)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残疾人事业的总目标
(六)发展战略
五年的任务
(一)开拓就业门路,扩大就业范围
(二)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提高文化素质
(三)积极开展康复工作,增强参与能力
(四)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五)文体活动要抓普及,促提高
(六)促进法规建设,加强理论研究
(七)扩大资金来源,提高使用效果
(八)广泛开展国际交往
(九)重视“老、少、边、穷”地区的工作
加强自身建设
(一)抓好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的组建
(二)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素质
(三)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四)开展“建家做友”活动
推动残疾人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1]
一、国家发展要求残疾人事业相应发展
二、要使残疾人事业建立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三、要处理好现实工作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架起理解的桥梁[1]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国际交往
中国残疾人康复、教育与就业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的特殊教育[1]
三项康复是利国利民的事业
扎扎实实抓好地方残联的组建工作
中国伤残健儿的成绩将载入史册
欣慰的回顾[1]
特殊教育关系着千万残疾人的前途命运[1]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发展机制和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一环
残联要为残疾人办实事
为春天的事业而耕耘[1]
一
二
三
残疾人工作要打好基础、讲求实效、办出中国特色
赞“工匠精神”[1]
残联要实现代表、服务、管理三项功能
一、大气候、小气候的问题
二、社会稳定机制、发展机制的问题
三、残联组建问题
四、残联业务问题
五、关于区、县残联组建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保障网络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理论
在北京市城乡基层考察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感受
一、工作要实实在在、生动活泼
二、要走“劳动福利型”和“以实业促事业”的道路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团粒社区结构是建立基层社会保障网络的良好基础
四、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问题
五、建设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新文化问题
六、对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几点希望
增强残联工作的活力[1]
一、关于去年的工作
二、关于今年的工作
(一)总任务与指导原则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三)残联组建
(四)劳动就业
(五)康复
(六)教育
(七)规划、政策与法规
(八)宣传文体
(九)基层社会保障网络
(十)开展“建家做友”、“扶残助残”和评选优秀残疾人的活动
(十一)基金
(十二)统计
(十三)重视信访,密切联系残疾人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发挥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的作用
(二)密切与民政的关系
(三)注意体现代表性
(四)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实行社会化管理
(五)加强党对残联的领导
艰苦奋斗,改变特殊教育滞后的局面[1]
一、关于形势任务
(一)严重滞后
(二)势头很好
(三)任务艰巨
二、关于方针政策
(一)方针与政策
(二)格局与布局
三、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国家任务完成
(一)切实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纳入普及义务教育轨道
(二)制订好本地发展规划,开好特教会议
(三)发挥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
(四)努力筹措经费
认真推行无障碍设计规范
致全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会议的信[1]
多做打基础的工作
开创残疾人社会学
写在《残疾人保障法(草案)》审议之际
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
今后两年的任务
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实行“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发展战略
(二)必须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针
(三)残疾人组织必须保持活力
(四)残疾人工作者必须具有奉献精神
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
(一)《残疾人保障法》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律准绳
(二)学习、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采取与此相适应的工作方法
(三)残联系统要深入、系统地学习《残疾人保障法》
(四)广泛、深入地宣传《残疾人保障法》
(五)积极、稳妥、全面贯彻《残疾人保障法》
三、努力完成《五年工作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
(一)康复
(二)教育
(三)劳动就业
(四)文化生活
(五)福利
(六)切实抓好残疾人用品的供应服务
(七)重视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领域的工作
(八)宣传
(九)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
(十)积极筹集资金
(十一)其他
四、建设一支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队伍
(一)完善组织体系,积极开展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三)密切联系残疾人,深入开展“建家做友”活动
他把一生献给了党[1]
自强不息,志在奉献
残疾人与残疾人工作[1]
把事业一往无前地干下去[1]
一、争取支持,艰苦创业
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三、不可动摇的战略决策
四、要讲究科学
为贯彻落实《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而努力奋斗
文明与进步的呼唤[1]
一、教育对残疾人意味着什么?
二、发展残疾人教育的社会意义
三、发展残疾人教育的现实依据
残联工作要做到残疾人家里去[1]
提高残疾人素质关键在教育[1]
残疾人解放是当前国际社会的紧迫任务
肩负起开拓未来世纪残疾人事业的重任[1]
为着共同的事业携手奋斗[1]
携起手来,为推进亚太区“残疾人十年”而共同努力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一项战略措施
宣传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1]
在中国二〇〇〇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上的讲话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而奋斗[1]
一、历史性的成就
(一)康复
(二)教育
(三)劳动就业
(四)扶贫
(五)文化生活
(六)社会环境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
(八)法制建设
(九)国际交流
二、今后的工作
(一)关于宗旨
(二)关于目标
(三)关于基本指导方针
(四)关于主要业务领域的工作原则与发展途径
三、加强自身建设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的光荣任务[1]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十年回顾
一、十年的历程
二、事业的进展
(一)康复
(二)教育
(三)劳动就业
(四)扶贫
(五)文化生活
(六)社会环境
(七)法制建设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资金募集与使用
三、今后的工作
(一)目标
(二)基本指导方针
(三)主要业务领域的工作原则与发展途径
教育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的阶梯
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性质与作用
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
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发展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广泛宣传人道主义,在全社会倡导扶残助残的风气,为发展特殊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与政府部门共同召开会议,商讨、制定特殊教育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
(三)向政府建议制定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
(四)参加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织表彰活动。
(五)与地方政府联合办学,创办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
(六)承办国际会议,与国外友好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经验和资金、设备,促进特殊教育的改革和提高
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文明工程
一、富有感染力的特殊体育运动
二、第六届远南运动会——系统文明工程
三、献给祖国的五百枚奖牌
四、残疾人的期待
五、文明工程的启示
通过远南运动会切实推动残疾人工作
同行的朋友,谢谢你
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一、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足迹
二、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三、当前工作中的几个方向性问题
(一)要永远和残疾人在一起
(二)要学会社会化工作方式
(三)面向贫困残疾人
四、对领导班子说几句话
(一)要干活
(二)要团结
(三)要学习
平等参与,共创辉煌
盲文改革要为盲人教育和平等参与服务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格局是各国推进残疾人事业的良机
《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前言
附录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一辑·1983~1995)是2006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邓朴方。
得书感谢您对《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一辑·1983~199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