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解离婚案件的话语

中国调解离婚案件的话语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法律与语言研究为主线,深入挖掘我国司法调解制度,旨在为法律制度改革和完善作出贡献。

内容简介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从化解离婚纠纷开始的司法调解在中国有很强的传统,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中国最具传统特色的一项司法制度,并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界对司法调解的批评一直在持续,认为调解与法治目标相悖,并在指出其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之后,提出了各种否定或改革该制度的建议。纵观这些研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主要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对策法学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从宏观上进行的考察多,从微观中进行的考察少,尤其是从法律与语言研究的角度进行考察的更少。本书以法律与语言研究作为主要方法,借助宏观话语和微观话语这对范畴,通过对离婚案件历史档案的考察、参与式的庭审观察和对法官的访谈,围绕离婚案件来对司法调解这个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话语进行纵向的、系统的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从而来展示我国司法调解的具体运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将目光投向我国现存的调审合一的司法调解制度和当下的法治实践,在法律话语的细节中以及各种话语及其权力关系和后果中深入探寻,以期取得法律制度可以吸收的研究成果,从而对相关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任继强,香港城市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吉林省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从事婚姻审判工作近20年,曾多次被授予“优秀审判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制作的裁判文书在省、市法院的裁判文书评比中获一等奖,并被收入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与可能的理论贡献

1.3 研究方法

1.3.1 法律与语言研究

1.3.2 调解的宏观话语与微观话语

1.3.3 资料来源

1.4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2章 新中国离婚法的实践

2.1 离婚法的立法实践

2.2 离婚法的司法实践

第3章 改革开放前的宏观话语

3.1 离婚案件档案中展现的时代话语

3.1.1 改革开放前的主流话语

3.1.2 特别起作用的政治话语

3.2 政治话语展现出来的权力关系和后果

第4章 改革开放后的宏观话语

4.1 离婚的前奏——争端

4.1.1 争端概述

4.1.2 离婚争端分析

4.2 离婚的起诉与应诉

4.2.1 争端在法律系统的转化

4.2.2 规则导向型叙述与关系型叙述

4.3 离婚案件的调解

4.3.1 法庭调解中的三种话语

4.3.2 法律话语的凸显

4.3.3 实用主义话语的兴起

4.4 改革开放前后宏观话语变化原因探析

第5章 改革开放后的微观话语

5.1 据以展开研究的几个案件

5.2 法庭调解中的语言策略

5.2.1 话语打断

5.2.2 使用反问句

5.2.3 以法律的名义

5.2.4 话题回避

5.3 交易式还是治疗式

第6章 当代话语权力关系及对当前司法调解的反思

6.1 当代话语的权力关系及其后果

6.2 对当前离婚案件司法调解的反思

第7章 展望、借鉴与启示

7.1 展望:离婚案件司法调解话语的理想未来

7.2 借鉴与启示:司法调解的“现代化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调解离婚案件的话语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任继强。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调解离婚案件的话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电子书
熊逸作品,讲透古代中国的正义、道德、伦理,告诉你许多难题的答案。
普通人的江湖:村庄里的怨恨、冲突与纠纷解决(田野中国) 电子书
本书讲述的虽然是普通人的江湖,但江湖里的人和故事同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有理解大时代历史进程的线索。
变动时代的法律职业者:中国现代司法官个体与群体(1906-1928) 电子书
探讨现代中国法治的艰难历程,呈现法制移植在现代中国展开的复杂状态。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电子书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承办刊物,本册是第12卷。
中国土地法治与土地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辑选了《法学研究》期刊论文13篇,内容涵盖19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改革,2003年以来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以及2013年以来的农业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