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智慧的探寻(爱智学术文库)

实践智慧的探寻(爱智学术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讨哲学史实践智慧,对现实问题分析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哲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以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为核心,探讨实践智慧在他们思想中的内涵和作用,也涉及到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虽以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为主,同时也涉及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实践智慧的独特性,并试图对中西马的实践智慧进行沟通。除了对实践智慧的理论研究,也包含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力图用实践智慧分析指导我们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最终表明实践智慧所体现的实践合理性贯穿于哲学史中,是哲学的永恒的追求之一。不同思想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探寻实践智慧,对实践合理性有不同的看法,但也有很大的可融通之处,可以展开对话。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以实践智慧汇通中西马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内涵

一、实践哲学与实践

二、德性

三、理智德性

四、实践智慧的特点

五、实践智慧的活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与实践智慧

一、实践合理性的困境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合理性的目标

三、实践合理性的伦理-政治维度

四、实践合理性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和亚里士多德之比较

第三节 儒家思想与实践智慧

一、实践智慧与“智”德

二、实践智慧与伦理德性

三、实践智慧的原则——中道

四、实践智慧的时机和权变

五、中西比较

第二章 康德对实践合理性的探寻

第一节 康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一、德性

二、幸福

三、道德情感

四、道德原则

第二节 康德伦理学的当代价值

一、绝对命令和普遍伦理

二、人是目的——康德的人道主义

三、自由——人的存在与追求

第三节 康德的社会契约论

一、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危机

二、作为理念的源始契约

三、假设的契约论

四、自由主义的契约论

第三章 海德格尔对经典实践哲学的解读

第一节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解读

一、五种真理方式

二、实践智慧和智慧

三、逻各斯和努斯

四、与胡塞尔的关系

五、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六、影响

第二节 海德格尔对康德实践哲学的解读

一、道德情感与道德人格

二、实践理性与先验想象力

三、自由的现实性

四、一种本真存在的伦理学?

第四章 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中的实践智慧

第一节 伽达默尔对实践智慧的阐释

一、对实践知识的分析

二、道德知识与应用问题

三、作为实践理性的实践智慧

第二节 修辞学、解释学与实践哲学

一、修辞学与解释学的关系

二、修辞学的真理

三、修辞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

四、修辞学的普遍性和规范性

第五章 阿伦特的政治判断理论

第一节 阿伦特前期的判断力理论

一、极权主义和判断力问题

二、趣味判断和政治判断的关系

三、代表性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共通感

四、范例的有效性

第二节 阿伦特后期的判断力理论

一、旁观者和行动者的张力

二、趣味反对目的论

三、旁观者判断和行动者判断的统一

第三节 关于阿伦特判断力理论的争论

一、前后期判断力理论的关系

二、对康德的“去先验化”

三、为什么选择康德

第四节 判断力问题再思

一、不偏不倚问题

二、论证和范例问题

三、特殊性问题

第六章 实践合理性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艺术批判

第二节 风险社会、现代性与伦理危机

一、现代性与风险社会

二、风险社会与伦理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第三节 文化建设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伦理道德建设的标准问题

二、伦理道德能否“建设”

三、如何进行伦理道德建设

附录

亚里士多德和命令伦理学

从语词到概念:作为哲学的解释学的任务

黑格尔和马克思论创造活动与异化

一、工作是一种本质性的人类活动

二、自由的领域

三、异化及其克服

参考文献

后记

实践智慧的探寻(爱智学术文库)是2021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邵华。

得书感谢您对《实践智慧的探寻(爱智学术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儒之道: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论辩与践行 电子书
清代既是儒家学说的总结期,又是儒家文化的衰落期。这本书带你看清代儒学的发展与挣扎。
爱的勇气:阿德勒的幸福哲学 电子书
一本教你如何解决恋爱和婚姻问题的书。
古今中西交汇处的近代学术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系统探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文集,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戴震,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戴震,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严复论中西学术,从《刘向歆父子年谱》看钱穆的史学理念,拉克伯里学说进入中国的若干问题,“文化形态史观”的东渐等。在撰写过程中,作者
传统的张力.当代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采用思想文化史的视角,以近代儒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旧学如何转化为新学、传统儒学如何过渡到现代性思想。作者在反思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基础上,以近代思想家的儒学思想为例阐明:简单地把儒学划为传统性范畴,或认为儒学本身含有启蒙思想、没有西学东渐同样能实现现代性转化等说法不合乎历史。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心性论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