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有助于厘清“实践”哲学层面教育方式的独特意义,更有利于系统探究人类整体实践的关联机制,为美好社会的生成做出基于教育实践,属于教育实践的贡献。

内容简介

“实践”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存在政治实践,经济实践,伦理实践,审美实践,宗教实践及教育实践等多种实践形态。其中,教育实践是独特,不可替代的一种人类实践。本书重点探讨教育的实践品性与真谛,教育实践对人类实践的贡献价值与实现价值的过程,以及教育实践其他实践的互动生成的关系机制等。

作者简介

作者李政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引言 以教育的方式重建实践哲学

一、教育是不是一种“实践”?

二、教育何以是一种实践?

三、教育是什么样的一种实践?

第一章 论题的提出:以“问题史”的方式重新审视“实践哲学”

第一节 古希腊基源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 近代传统的形成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翻转

第四节 二元论认知方式的改造

第五节 在回归中再造古希腊传统

第二章 论题的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谁的问题?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何种性质?

一、实践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作为“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论题的回归:教育场域中的“生命·实践”

第一节 理论属性:作为“事理研究”的“生命·实践”教育学

第二节 作为方法论的“生命·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

第三节 作为生存方式的“生命·实践”:理论人与实践人交互生成

第四章 论题的转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逻辑”

第一节 为什么提出“转化逻辑”?

第二节 何谓“转化逻辑”?

第三节 “转化逻辑”是否可能?

一、作为逻辑前提的“理论”与“实践”之区分

二、作为概念前提的“理论”与“实践”之内涵

三、作为联结前提的“理论”与“实践”之共通

第四节 “转化逻辑”如何可能?

第五章 论题的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逻辑”的现实样态

第一节 教育理论的知识谱系与实践向度

一、教育理论的知识谱系与分类框架

二、教育理论的四重向度与生成理路

三、教育理论的基本诉求与内在张力

四、教育理论的融突思维与实践转向

第二节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机制的扎根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机制的编码分析与范畴提炼

四、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机制的结构维度与影响模型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转化机制的田野考察

一、田野考察的基本思路

二、进入田野地点的过程

三、作为背景分析的田野素描

四、“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的关键事件

五、教育理论进行实践转化的“现实张力”

六、教育理论实践转化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七、田野考察的结论与反思

第六章 论题的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转化逻辑”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转化维度之一: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体验”

一、作为教育主体间“内源性转化动力”的情感体验

二、教育主体间“情感体验”转化的前提条件

三、教育主体间“情感体验”转化的边界张力

四、教育主体间“情感体验”转化机制的基本构成与运作逻辑

五、教育主体间“情感体验”转化的可能路径

第二节 转化维度之二:教育主体间的“话语认知”

一、作为教育主体间“表征性理论重建”的话语认知

二、教育主体间“话语认知”转化的前提条件

三、教育主体间“话语认知”转化的边界张力

四、教育主体间“话语认知”转化机制的基本构成与运作逻辑

五、教育主体间“话语认知”转化的可能路径

第三节 转化维度之三:教育主体间的“思维意识”

一、作为教育主体间“驱动性认知结构”的思维意识

二、教育主体间“思维意识”转化的前提条件

三、教育主体间“思维意识”转化的边界张力

四、教育主体间“思维意识”转化机制的基本构成与运作逻辑

五、教育主体间“思维意识”转化的可能路径

第四节 转化维度之四:教育主体间的“行动策略”

一、作为教育主体间“适切性实践生成”的行动策略

二、教育主体间“行动策略”转化的前提条件

三、教育主体间“行动策略”转化的边界张力

四、教育主体间“行动策略”转化机制的基本构成与运作逻辑

五、教育主体间“行动策略”转化的可能路径

第七章 论题的突破:以“成事成人”作为实践哲学的教育学表达

第一节 主体的回归:以“成事中成人”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一、作为“理中求事”的理解

二、主体之间的“交互生成”机制

三、方法论的审思

第二节 价值的澄清:以“生命的自觉”为旨归的教育实践

一、作为“事中求理”的诠释

二、转化过程的“试误更新”机制

三、方法论的审思

第三节 行动的创生:以“事理的融通”为追求的教育实践

一、作为“事理融通”的行动

二、实践创生的“行为重塑”机制

三、方法论的审思

结语 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哲学新形态的“生命·实践”教育学

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栋。

得书感谢您对《教育的唤醒: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的反身性书写(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行动研究) 电子书
本书作者通过“倾诉”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了建设性的思考。
品牌之前,设计之外:解构设计背后的思考策略与实践方式 电子书
分化的逻辑:职业期望、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 电子书
职业价值观视角解决农村青少年辍学潮,推动代际社会流动,助力社会发展和结构开放。
中国教育 电子书
站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初的教育回顾和展望。如今回头看,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教育学概论 电子书
全国百所高校规划教材、教师教育精品教材,师范生学习的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