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2辑总第23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2辑总第23辑):第23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哲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

本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如《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新发展理念,特别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了多重视域的批判性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编辑委员会

本辑特稿

深入把握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时代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但时代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已经前进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三 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史前认识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探讨认识的发生要顾及前语言的认识形式

二 关于原始思维逻辑的特质及其与形式逻辑的关系

三 由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过渡的机制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之间

一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一个过渡性的理论范畴

二 危机的缓解与革命的退潮

三 在“货币”中发现“资本”

四 “价值”与“工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直接理论准备

市民社会批判与人的解放

一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裂: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时代背景

二 市民社会中人的双重生活:天国的生活与尘世的生活

三 犹太精神:市民社会的本质精神

四 人的解放:市民社会批判的目标指向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

一 “政治经济学的前提”的批判

二 劳动价值论的“哥白尼革命”

三 “理论总问题”的转换

马克思辩证法的真实意义

历史、文本与问题

一 《资本论》的最初介绍(1902~1922)

二 《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问世(1923~1938)

三 《资本论》的进一步传播(1939~1949)及拓展性讨论

马克思历史道路理论的具体构建

一 现代社会之主题:“劳动-资本”的辩证结构

二 历史道路之横向:世界经济体系的共时性结构

三 历史道路之纵向:“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历时性结构

青年马克思论科学与哲学的分野

一 对感性现象的不同理解

二 对实证知识的不同态度

三 对心灵宁静的不同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回溯性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运用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基本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历史启示

论青年毛泽东的劳动观

一 青年毛泽东劳动观的理论背景

二 青年毛泽东劳动观的实践维度

三 短暂的启蒙与深刻的印痕:青年毛泽东劳动观的理论评析

问题意识与发展理念变革

一 问题是发展理念变革的基础

二 社会发展总问题的新特征

三 基于问题转型的发展理念变革

新发展理念的双重属性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二 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属性

三 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关系属性

G20杭州峰会与太和博弈

一 G20峰会的由来与中国角色的复杂性

二 博弈的零和、负和、正和、太和

三 一切博弈本质上都是太和博弈

四 兼容性:改革开放在中国和世界

五 全球治理中的太和博弈

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要义

论创造的意义

一 创造与成就

二 创造与世界

三 创造与认识

四 创造与根据

五 创造与义务

六 创造与真理

七 创造与规定

结语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

寻求与确立全国各族人民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一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

二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汲取营养

三 打造人类共同体,共建“全人类共同价值”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论“自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维度

一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自由”

二 西方“自由”概念的发展

三 马克思的自由观

关于“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

二 中国共产党强调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三 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原则

现代性视域中的“平等”问题及解决路径

一 古代和现代的平等观念

二 现时代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 走向平等之路

建设文化强国:从应对挑战到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一 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挑战

二 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方案

三 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经验

信息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之事实与价值关系探析

一 事实与价值的哲学内涵

二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三 事实与价值范畴视域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论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物化问题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论卢卡奇的批判方式

当代西方剥削理论评析

一 当代西方剥削理论的最新进展

二 回到马克思——重新审视西方剥削理论

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 “绝对的历史主义”与“实践的一元论”

二 经济与文化

三 市民社会与国家

“意识形态一般”的思想语境与理论图式

一 意识形态批判语境中的“劳动力再生产”

二 “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图式:主体传唤与意识形态机器

三 远未终结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超越可能与理论效应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2辑总第23辑)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2辑总第23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9辑) 电子书
本刊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2019年《论丛》改版为集刊,每年出版发行两辑,栏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本辑为第9辑,主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总第2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主办刊物,本册是总第2期。
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电子书
本书对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八辑) 电子书
本刊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组织、筹划、编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4)(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电子书
收录2014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原创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