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思想新探:以“艺术终结”论为中心

黑格尔美学思想新探:以“艺术终结”论为中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推荐阐释黑格尔艺术论,否定“艺术终结”观点,预言自由艺术的出现。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影响较著而理解分歧亦大。本书在现代阐释学视域下,从黑格尔《美学》对“终结”(Ende)与“解体”(Auflösung)二词的不同使用着手,以大量一手资料为据,否定了学界普遍认同的黑格尔是“艺术终结”论始作俑者的观点;论证其对艺术前景的预言,不是“死亡”,而是辩证的“扬弃”,在艺术的三种历史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之后,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态——自由艺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思考

一、应该区分《美学》中“终结”(Ende)与“解体”(Auflösung)的不同使用

二、应该区分逻辑的与历史的所谓艺术“终结”或“解体”

三、艺术美本质的规定是艺术“解体”、“终结”论背后的逻辑根据

内在提升·辩证综合·自由艺术

一、探讨“艺术终结”论的最根本逻辑依据:如何理解艺术、宗教、哲学的三段式演进?

二、用“扬弃”的辩证综合思维批判所谓“艺术终结”论:对艺术→宗教→哲学三个环节的过渡、转化关系的再阐释

三、浪漫型艺术之后:自由艺术的开始

阐释学视域下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审视

一、问题的提出

二、海德格尔“伟大艺术终结”论

三、伽达默尔的“艺术的过去特征”论(Der Vergangheitscharakter der Kunst)(一)

四、伽达默尔的“艺术的过去特征”论(Der Vergangheitscharakter der Kunst)(二)

五、余 论

附录

对黑格尔“艺术解体”论的再认识

一、“艺术解体”论并不代表黑格尔对艺术前景的基本看法

二、“艺术解体”论的真实内容

三、应当正确评价“艺术解体”论

再论所谓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

艺术·哲学·阐释

艺术终结论·浪漫型艺术

“文学终结论”的中国之旅

一、“文学终结论”的提出及其在中国学界引发的争论

二、对米勒“文学终结论”本义的考辨

三、“终结论”与文学研究的新起点

四、“文学终结论”的中国旅行与学术语境

黑格尔美学思想新探:以“艺术终结”论为中心是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朱立元。

得书感谢您对《黑格尔美学思想新探:以“艺术终结”论为中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设计美学 电子书
本书共分五章,首先从美的常识性问题入手,深入阐释关于设计的规律与核心要素问题;接着引入方法论,用系统的方法重新审视以往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审美的感悟力;**后探讨所有设计人员关注的问题,即创新意识对设计的影响。除了理论阐述外,每一章内容中都有大量的个案分析,个案的范围涉及设计的各个领域。书中对个案的分析也非常详细深入,对设计类学生来说大有裨益。
论风光:摄影者的思想、理念与灵感 电子书
汇集国内外百位摄影名家佳作,展现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风光奇景,展示摄影名家不同的思想与争鸣。
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以晋、冀、豫地区为例 电子书
本书是以“地方志收录演剧史料”为专门研究对象,首次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做了分析,同时还对“礼乐与戏曲”、“诸艺杂陈”、“土客杂处”及“多元戏曲空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拓展了传统戏曲研究的范围,为揭示民间演剧的本质、规律及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美育德 电子书
本书从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术元素,美术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经,美术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几个角度,讲述了美术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隋初唐书法美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隋唐文字学之于书学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文字学之于隋唐书法及其书学理论所起的奠基作用。隋唐五代的文字学成绩很大,尤其是字样学很有特色,文字学素养是书学研究者的基础,唐代大书家、书学理论家都在这上面有很深的修养,诸如虞世南、张怀瓘、李阳冰、颜真卿等。如果没有文字学的奠基,唐代书法美学要想傲视千古,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