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法律

文学中的法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学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宽广的理论视域,文学理论关于文本、作者以及读者在文本阐释中的意义的分析,为法学学者拓展了新的理论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将从法律学说史的角度,通过对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英美法学学者关于文学作品中法律主题的阐释的研究,以及关于“文学中的法律”的综述性研究文献的整理,以“文学中的法律”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为纲,对其所涉及的法理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拓展中国学者关于该研究的知识性认识的同时,努力为中国法理学问题的思考开拓新的理论视野。

作者简介

作者许慧芳,法理学博士,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法律学说史,法律与文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折页

前言

内容摘要

导 论

一、文学中的法律

(一)“文学中的法律”的学术渊源

(二)关于“文学中的法律”的界定

(三)关于“文学中的法律”研究的文学作品

(四)“文学中的法律”在中国

(五)关于“文学中的法律”的思考与探索

二、研究综述:对文本中法律主题的多重视角的解读

(一)关于研究文献

(二)“文学中的法律”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研究视野

(三)对文学文本法律主题的多重视角的解读

三、“文学中的法律”所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其回应

(一)对文学中存在“法律主题”的质疑

(二)关于文学中的法律描述适于法律史学研究的质疑

(三)关于“文学中的法律”对于法学发展的影响的质疑

(四)“文学中的法律”的研究者对于质疑的回应

(五)另一种回应:关于“文学中的法律”的法律学说史的研究

四、研究目标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 法学研究中的文学世界

第一节 涉法文学:法律生活的再现

一、文学:多元文化和个人经验的体现

二、对法学研究的文学作品的界定

(一)作为法学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经典与畅销小说

(三)关于文学政治性的反思

第二节 文艺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文学中的法律”

一、文学与社会道德

(一)文学的道德批评

(二)关于“通过文学重塑社会”的讨论

二、作者在文本中的角色

(一)作者在文学作品研究中的意义

(二)作者在文本解读中的功能性作用

三、作为阅读者的经验

(一)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读者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体验的分享与交流

第二章 “文学中的法律”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文学中的法律史

一、文学作品对于法律史学研究的价值分析

二、法学学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史学思考

(一)文学中初民社会的法律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描写

三、文学作为法律史料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第二节 文学中的法律正义

一、文学对法律不公正的反思和批判

(一)对文学中关于法律不公正的控诉的反思

(二)关于文学中法律正义问题研究的思路辨析

二、被忽视的人和被边缘化的群体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女性文学与女权主义法学的发展

三、“诗性正义”——对法律正义的人文主义思考

第三章 “文学中的法律”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学解读的双重视野:文艺批评和法理学研究

一、文艺批评理论和法理学研究的视域交叉

二、文艺批评理论和法理学研究的视域分野

第二节 叙事与隐喻

一、基于故事叙事的法学实证研究

(一)文学视角:基于故事叙事者叙事线索所进行的讨论

(二)历史视角:基于文学作品创作和演变的历史语境解读文本

(三)法学视角:基于理论预设和故事重构的类型化研究

二、基于文学隐喻的对法律问题的理论反思

第四章 “文学中的法律”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 “文学中的法律”与法律教育改革

一、文学促进了法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文学改善了法学院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文学促进了法律人文教育的发展

二、对“文学中的法律”在法律教育中的影响的评估

第二节 “文学中的法律”与法理学研究

一、“文学中的法律”对“法律科学化”的质疑和反思

二、文学为法理学研究开拓了新的学术视野

三、对“文学中的法律”在法理学研究中的影响的评估

第五章 结 语

一、研究边界:“文学中的法律”

二、问题研究:文学中的法律主题

三、方法探讨:法学视野中的文学解析

四、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法律人文化的努力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著

二、学术论文

文学中的法律是2014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许慧芳。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中的法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