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奠基和发展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翔实、准确的资料为依据,从历史、全局、战略的高度,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全面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入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奠基和发展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作者简介

编者王京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及委员会名单

总序 与时代同发展 与人民齐奋进

壮丽篇章 辉煌成就

繁荣中国学术 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绪论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独创的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第一章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949—1956)

第一节 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 新民主主义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二 中国共产党对国体和政体的选择

三 为成立新中国、执掌全国政权做准备

四 《共同纲领》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节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 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与开启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四 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

一 宪法的制定和颁布

二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五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确立

第四节 新政权对国家利益的争取和维护

一 提出三大外交方针和中苏结盟

二 抗美援朝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三 争取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

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外交新局面的打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1978)

第一节 探索的良好开局

一 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二 中共八大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

三 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一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及改进经济管理体制的尝试

二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三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

四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和革命军队

五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

六 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在曲折中发展

一 开门整风与反右派斗争

二 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四 “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第四节 改革开放的酝酿

一 1975年的全面整顿:拨乱反正的第一次尝试

二 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的初步开展

三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恢复

四 通过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步伐的总体思路开始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1978—1992)

第一节 历史性伟大转变的胜利实现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

二 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和《历史决议》的通过

三 改革开放的起步

四 深化对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二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三 全面改革纲领的制定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出

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开展

五 国防、外交的调整

六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第三节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二 确定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

三 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四 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轮廓

五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举措

第四节 在严峻考验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在历史关键时刻捍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二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打破西方“制裁”

三 治理整顿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四 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论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1992—2002)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二 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三 实施宏观调控,实现经济“软着陆”

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继往开来

一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三 明确和实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规划

四 提出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五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三节 开展跨世纪的各项工作

一 制定和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

二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三 构建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

四 基本实现总体小康目标

第四节 形成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 提出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任务

二 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和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四 形成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2012)

第一节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一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三 形成并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四 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

第二节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五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在应对挑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与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

二 遏制“台独”和民族地区的反分裂反暴恐斗争

三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第四节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 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事变革

四 港澳回归后的繁荣发展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扩大

五 为建设和谐世界而努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2019)

第一节 形成并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

二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

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及重大意义

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二节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

一 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 提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三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四 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五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 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节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 全面深化改革

四 全面依法治国

五 全面从严治党

本章小结

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后记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京清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读 电子书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和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社会主义从空想
邮票上的新中国 电子书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选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题材的邮票,系统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0年的伟大历程。
道路运输管理概述 电子书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业概述、公路运输效果评价、道路运政管理、运输市场调查和研究、公路客运管理、公路客运组织形式、公路货运管理、公路货运组织形式、汽车维修与车辆技术管理等。
中国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与政策 电子书
本书通过总结世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视野为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提供分析思路,提供一套评价体系和政策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