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分析中国文化安全的相关问题。
内容简介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包括第一章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文化和文化安全概念及特征;第二部分为成因分析,包括第三章到第五章,主要梳理了文化安全的发生发展、构成因素、影响成因;第三部分为中国文化安全构建,包括第七章到第十章,主要内容为安全思想、安全教育、安全根基、安全核心建设安全制度等。
作者简介
作者黄进,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江苏省第五期“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第十二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对象。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2018年“价值观教育再政治化的范式重构”获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
一、 关于“文化”的代表性表述
二、 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文化的特征
一、 社会历史性
二、 普遍性和差异性
三、 传承性
四、 创造性
五、 价值性
第三节 文化的形态符号
一、 文化的形态
二、 文化的符号
第四节 文化的作用
一、 满足需要
二、 认知作用
三、 规范作用
四、 凝聚作用
五、 升华作用
第二章 文化安全
第一节 文化安全的概念
一、 什么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二、 什么是文化安全
第二节 文化安全的特征
一、 绝对性与相对性统一
二、 复杂性与长期性并存
第三节 文化安全的分类
一、 从文化的领域划分
二、 从文化的形态划分
三、 从文化的价值划分
第四节 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一、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 文化安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力量源泉
三、 文化安全是保存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
四、 文化安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五、 文化安全是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节 文化安全问题症状
一、 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二、 文化自信不足
三、 新兴科技提出新挑战
四、 文化生产力发展不足
第三章 文化安全的发生发展
第一节 文化安全的发生
一、 文化理想:文化安全的源起
二、 文化批判:文化安全的现实反思
三、 文化冲突 :文化安全的直接动因
第二节 文化安全的发展
一、 文化安全的发展阶段
二、 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三、 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安全困境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文化安全的构建
一、 文化安全意识的进化
二、 文化安全伦理的设想
三、 文化安全治理的建构
第四章 文化安全的构成因素
第一节 文化安全的政治因素
一、 文化中的政治
二、 文化安全的核心政治因素
三、 文化安全的外在政治因素
四、 文化安全的制度因素
第二节 文化安全的经济因素
一、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二、 文化安全的经济要素
三、 文化安全面临的经济威胁
第三节 文化安全的社会因素
一、 文化安全的基本社会因素
二、 文化安全的核心社会因素
三、 文化安全的重要社会因素
第四节 文化安全的法律因素
一、 文化中的法律
二、 文化安全中的法律保障
第五章 文化安全的影响成因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弱化
一、 主流政治文化建设乏力
二、 红色文化的娱乐化
三、 文化需求难以充分满足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挑战
一、 西方政治思潮入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
二、 西方一些国家始终将中国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对手
三、 宗教越来越成为西方社会对华渗透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 文化创新的乏力
一、 传统文化认同缺失
二、 文化强国建设投入不足
三、 文化领域“西强我弱”的局势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转化
四、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面临困境
第四节 网络文化的冲击
一、 新媒体传播给传统文化宣传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传统文化
三、 互联网促进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
第六章 中国文化安全思想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安全思想
一、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
二、 中国古代“礼治”思想
三、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
第二节 中国近代社会的文化安全思想
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安全思想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安全思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安全思想
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安全思想
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安全思想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安全新思想
第七章 中国文化安全教育建设
第一节 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 增强文化认同意识
二、 提升文化归属意识
三、 坚守丰厚文化底蕴
第二节 文化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倡导文化包容
二、 坚持文化自信
三、 做到文化自觉
四、 推动文化创新
第三节 文化安全教育的能力培养
一、 持续做好文化博弈
二、 大力捍卫文化安全
三、 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八章 中国文化安全根基建设
第一节 文化精粹的坚守
一、 文化精粹的概念
二、 坚守文化精粹的意义
三、 坚守文化精粹的具体措施
四、 坚守文化精粹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化特质的保持
一、 文化特质的概念
二、 保持文化特质的意义
三、 中国文化特质的内容
四、 保持文化特质的具体做法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引领
一、 文化认同的概念
二、 影响文化认同的因素
三、 加强文化认同引领的具体措施
第四节 文化免疫力的加强
一、 文化免疫力的概念
二、 文化免疫力的影响因素
三、 文化免疫力的作用
四、 增强文化免疫力的措施
第九章 中国文化安全核心建设
第一节 政治文化安全
一、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安全的内涵
二、 政治文化安全的本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三、 以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宗旨,确立文化安全总体方略
第二节 经济文化安全
一、 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安全的内涵
二、 经济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物质基础
三、 以文化生产力发展为牵引,持续文化安全动力供给
第三节 社会文化安全
一、 社会安全与社会文化安全的内涵
二、 社会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认同基础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夯实文化安全公共基础
第四节 网络文化安全
一、 网络安全与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
二、 网络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挑战
三、 以文化舆情与危机管理为导向,形塑文化发展良好秩序
第十章 中国文化安全法治建设
第一节 文化安全法治建设至关重要
一、 依法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二、 国家文化安全需要法制建设保驾护航
三、 对外文化合作交流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国家文化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
一、 新时代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新要求新举措
二、 国家文化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框架
三、 国家文化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困境
第三节 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安全立法工作
一、 国家文化安全立法工作总体思路
二、 建立健全国家文化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三、 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法治宣传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文化安全学是202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黄进。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安全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