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

内容简介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折射出整个近代中国在中外文化冲突融合的缠绕中遭遇的困境。透过目前的习以为常,依稀可见曾经阵痛的脱胎换骨。在此过程中,看似兼收并蓄,其实外来学说的输入不免表浅变形,本来民族的地位则多有流失。本书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争取和保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日显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解释的主动和主导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

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等。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说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分说: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

第一章 “国史儒林”与“浙东学术”——阮元《儒林传稿》叙学成就管窥

第一节 《儒林传稿》所记黄宗羲一系学者

第二节 黄宗羲一系学者与“浙东学术”的关系

第三节 浙东学术指称的联系与分别

第二章 汉学名义与惠栋学统——《汉学师承记》撰述旨趣再析

第一节 易学与汉学发端

第二节 求古与求是

第三节 确立惠栋汉学正统

第三章 从“格致”到“科学”——晚清学术体系的过渡与别择(1895—1905)

第一节 从Philosophy到Science的西学“格致”

第二节 中西“格致”辨义

第三节 “西学格致”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从“格致学”到日本“科学”

第五节 严译“科学”与日本“科学”辨义

第四章 历史分期观念与“中国近世史”的生成

第一节 分期、进化、日本

第二节 接受与再创

第三节 以当世观近世

结语

第五章 李济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去民族化”与推动中国科学发展的矛盾结合

第一节 摆脱“民族主义”的方法:体质、民族志与小范围区域比较

第二节 中国民族史的范围

第三节 人种研究的困境

余论 为推动中国科学发展而坚持的人类体质研究

第六章 近代佛教界显密纷争的再探讨

第一节 “禅净”纠葛与“密净”分歧

第二节 复兴道路的分离

第三节 融会显密的努力

第四节 由会通走向分离

结语

第七章 1930年前后中国关于“学术自由”“学术社会”的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关于建设“学术社会”的“思想”

第三节 当时的“制度”及其问题

第四节 学人的“行为”及其问题

结语 “思想”和“制度”之间的矛盾

第八章 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国难之际浙江大学学术转型

第一节 “办大学者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

第二节 “求是”校训

第三节 新史学的追求:史地合一与应对国难

第四节 义理与辞章:中西新旧之间

第五节 政学纠葛:文学院革新运动

第六节 科学时代人文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征引文献

一、档案

二、报刊

三、一般文献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是2020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桑兵。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代学术源流 电子书
本书将有清一代的学术演进,分为清初学术、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晚清学术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做了整体性的研究。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两人为重点关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特别注重中国近代人文学术的世界背景。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与近代世界 电子书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哲学名著。
大清内务府:从帝王的家奴到鹰犬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真正影响帝王行为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