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结社研究

明代文人结社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人结社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自魏晋萌芽以来一直是文人士子的重要活动方式,直至当代社会仍然极其活跃。

内容简介

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结社的鼎盛时期,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巨、种类之繁皆居历代之冠,且与政治党争、八股选文、讲学思潮、文学流派、宗教风气等都有着密切关联,因而成为考察明代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切入口之一。

本书从结社兴盛的社会背景、时间与空间的分布特点、主要的社事类型、全国各地的结社活动以及结社在文学流派发展中的作用等多个视角,对明代文人结社进行系统性观照,并尝试对文人结社的定义、形态、类型、要素等予以学理性探讨,以期为推进明代文人结社乃至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社”义考释

二、社与群、会、团、党辨析

三、结社的定义、形态与类型

四、文人结社的界定

五、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要素

第一章 背景研究

第一节 明代政治与文人结社

一、政治时局的牵动

二、高层官僚的带动

三、党派斗争的促动

第二节 明代经济与文人结社

一、经济复苏与文人结社的起步

二、经济繁荣与文人结社的兴盛

三、奢靡观念与文人结社的爆发

四、明代文人结社的经费来源途径

第三节 明代科举与文人结社

一、科考士子多结社

二、科举制度直接催生文社并推动文社发展

三、科举考试为士子结社提供契机

四、科举考试影响文人结社的内容与方式

五、文人结社对科举制度的反作用

第二章 特点研究

第一节 明代文人结社的历时发展

一、明前期(1368—1487)

二、明中期(1488—1572)

三、明后期(1573—1644)

四、南明时期(1645—1683)

第二节 明代文人结社的空间分布

一、明代文人结社的空间分布状况

二、明代文人结社空间分布的特点

三、明代文人结社空间分布形态的成因

第三章 分类研究

第一节 文社

一、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文社的产生

二、文社的起步

三、文社的繁盛

第二节 怡老社

一、发展历程

二、社事特点

三、兴盛原因

第三节 讲会

一、酝酿

二、高潮

三、受挫

四、艰行

五、余绪

第四节 宗教结社

一、魏晋时期的僧俗共社

二、明代佛教的发展与佞佛之风

三、明代的宗教类结社

第四章 地域研究

第一节 文人结社与地域文学

一、晋安地区

二、吴中地区

三、山左地区

四、甬上地区

五、松江地区

第二节 安徽地区的文人结社

一、安徽明代文人结社的特点

二、安徽明代文人结社特点的成因

三、安徽明代文人结社的作用

第三节 岭南文人结社与诗派发展

一、明代岭南的文人结社

二、岭南文人在结社中的诗歌创作

三、文人结社与岭南诗派

四、岭南诗派结社与其他流派结社的比较

第五章 文学研究

第一节 文人结社与复古思潮

一、“前七子”结社与第一次复古高潮

二、“后七子”结社与第二次复古高潮

三、复社、几社与第三次复古高潮

第二节 文人结社与文学流派的更迭

一、台阁派与茶陵派

二、唐宋派

三、公安派与竟陵派

第三节 文人结社在文学流派发展中的作用

一、结社活动刺激创作实践

二、社事盟主多成流派领袖

三、借助结社维护文学主张

四、社事兴废关乎流派存亡

参考文献

后记

明代文人结社研究是202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玉栓。

得书感谢您对《明代文人结社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明清女性文人研究:以明清文坛“冯小青现象”为例 电子书
本书围绕明清之际的冯小青其人其事及产生的“冯小青现象”,讲述了明清时代女性文人创作的社会背景、女性文人的创作发展、男性文人对其创作的认同与赞扬。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冈本隆司教授撰写的、专门向日本读者介绍明代历史的入门书。全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形成、体制、变革、社会、乖离、混乱、崩溃,大体覆盖了明朝1368年立国至1644年灭亡的二百余年历史。书中吸收了百年间日本明史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兼具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明史不受日本学者重视的原因,并结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使明史“有趣”起来。从外国学者的视角审视明代历史,能给人以不同的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