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罗末丽初”时期的禅僧研究

朝鲜半岛“罗末丽初”时期的禅僧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韩国学界关于朝鲜半岛“罗末丽初”时期禅僧及禅宗思想的研究及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从禅僧与王室和豪族等的关系角度来考察他们的禅宗思想与同时期中国禅宗思想的不同。本书将新罗“骨品制度”中的“六头品”阶层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相比较发现,主要以“六头品”出身的“罗末丽初”禅僧禅僧僧团的性质正可归入“士的阶层”。虽然新罗骨品制度确立的公元六世纪与西周宗法制度创立的公元前十世纪有1500多年的差异,两者是否具有可比性尚需进一步论证,但毕竟是一种创新的尝试。

作者简介

作者楼正豪,复旦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史专业硕士,本科浙江大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绪论

一、本书的选题

二、“罗末丽初”禅僧文献整理

三、“罗末丽初”禅宗史研究回顾

四、本书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点

第一章 “罗末丽初”禅僧的“骨品”等级

一、新罗后期禅僧领袖们的出身

二、“头品”等级的生存状态

三、新罗“头品阶层”与中国“士阶层”

第二章 禅宗的东传与历史的选择

一、新罗中期的佛教信仰

二、新罗教宗的衰落与禅宗的兴起

三、新罗后期禅僧的入唐求法活动

第三章 新罗后期的禅僧与政治

一、新罗后期纷乱的政局

二、新罗国王向禅僧请教佛法

三、新罗国王向禅僧咨询国政

四、新罗后期王室与禅僧僧团的关系

五、新罗后期贵族与禅僧的关系

第四章 高丽初期的禅僧与政治

一、高丽王朝的统一

二、高丽初期新罗王室与禅僧的关系

三、高丽初期豪族势力与禅僧的关系

四、高丽太祖王建与禅僧的关系

五、“士身份”与“僧身份”的分离

结论:作为士人的“罗末丽初”禅僧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朝鲜半岛“罗末丽初”时期的禅僧研究是2018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楼正豪。

得书感谢您对《朝鲜半岛“罗末丽初”时期的禅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制度理念的凸显、制度的内涵与构成、制度起源的实践基础、社会发展的制度维度、人的发展的制度条件等。
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泰译研究 电子书
《法华经》是泰译本最多的大乘佛教经典。这些泰译本可分成两个系统:一是根据英译本转译的《妙法莲华经》和直接译自中文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二是梵文系统的泰译本。本书作者重点考察了什译系统的泰译本,分析诸译本译者如何处理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在义理、文化上的契合与歧异,聚焦于译者与文本意义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研究 电子书
宽容是行为主体对其不喜欢或不赞成的行为、信仰或生活方式有意向干涉却不干涉的一种有原则、有限度的克制。本书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追溯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综述,不仅系统介绍了远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到伏尔泰、康德等哲学家的宽容理念,而且对每位哲学家宽容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派演变均有述及。本书主旨虽关涉“宽容”又不止于就“宽容”而论。
《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庄子学研究及英译状况的历史回顾、美学视角下的《庄子》“意象思维”及英译、英译《庄子》审美意象举隅、英译者对《庄子》文本整体审美意象的接受研究。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的历史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包括对宗教的批判;在克罗茨纳赫对历史的研究。从批判宗教到探讨国家;探讨无产阶级解放道路。异化论和社会革命论的结合;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结合。从异化到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理论的全面阐述。雇佣劳动中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在矛盾。向唯物史观过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