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译丛: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科学史译丛: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学思想史领域的经典名著,既是科学史著作,也是哲学史著作。对后世的科学思想史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考察了近代科学兴起的过程和原因,强调科学与哲学、宗教等人类思想领域密不可分。本书对哥白尼、开普勒、 伽利略、笛卡儿、霍布斯、吉尔伯特、波义耳和牛顿等16、17世纪“哲学家-科学家”的方法和形而上学预设做出了精彩的分析,解释了近代世界观的成功和局限性。其明确的哲学动机是,为什么近代思想的主流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认识论问题会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作者简介

埃德温·阿瑟·伯特(1892-1989),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哲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1924)、《科学时代的宗教》(1930)、《正确思考的原则和问题》(1931)、《英国哲学家:从培根到密尔》(1939)、《宗教哲学的类型》(1939)、《慈悲佛陀的教诲》(1955)、《人寻求神:宗教史和宗教比较研究》(1957)、《寻求哲学理解》(1965)、《人的旅程》(1981)等等。

译者简介:张卜天,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国内杰出的中青年翻译家,已为我馆翻译重要学术著作多部。译文质量获得读者一致好评。

章节目录

前言

修订版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近代思想的本性所暗示的历史问题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此问题之关键

第二章 哥白尼和开普勒

第一节 新天文学的问题

第二节 前哥白尼时代数学进步的形而上学意义

第三节 哥白尼步骤的根本意涵——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复兴

第四节 开普勒对新世界体系的早期接受

第五节 对新形而上学的最初表述——因果性、量、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第三章 伽利略

第一节 “位置运动”的科学

第二节 自然作为数学秩序——伽利略的方法

第三节 第二性质的主观性

第四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五节 因果性的本质——上帝与物理世界——实证主义

第四章 笛卡儿

第一节 数学作为知识的钥匙

第二节 对物理宇宙的几何构想

第三节 “广延实体”与“思想实体

第四节 心身问题

第五章 17世纪的英国哲学

第一节 霍布斯对笛卡儿二元论的攻击

第二节 对第二性质和因果性的处理

第三节 摩尔的作为精神范畴的广延概念

第四节 “自然精气

第五节 空间作为神的在场

第六节 巴罗关于方法、空间和时间的哲学

第六章 吉尔伯特和波义耳

第一节 非数学的科第一流

第二节 波义耳作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要性

第三节 对机械世界观的接受和捍卫

第四节 定性解释与目的论解释的价值

第五节 对第二性质实在性的强调——人的观念

第六节 对人类知识的悲观看法——实证主义

第七节 波义耳的以太哲学

第八节 上帝与机械世界的关系

第九节 对牛顿之前发展的总结

第七章 牛顿的形而上学

第一节 牛顿的方法

1.数学方面

2.经验方面

3.对“假说”的攻击

4.牛顿对数学和实验的结合

第二节 实证主义学说

第三节 牛顿关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总体

科学史译丛: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美]埃德温·阿瑟·伯特。

得书感谢您对《科学史译丛: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极客物理:在科学实验中探索物理之美(卷2) 电子书
本面向科学爱好者的很有趣的图书,既有一些启发性的实验设想,又介绍了一些可自己动手做的实验。
极客物理:在科学实验中探索物理之美(卷1) 电子书
一本面向科学爱好者的很有趣的图书,既有一些启发性的实验设想,又介绍了一些可自己动手做的实验。
科学的曙光 电子书
知名理论物理学和宇宙学家塔努·帕德马纳班力作,一部写给普通大众的简明科学史。
大学物理 电子书
物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大学物理课程担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本书聚焦立德树人、全面融合来重构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围绕物理思想、物理思维、物理方法、物理学史、物理之美、物理成就等方面,深入挖掘物理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材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乐于奉献的伟大情怀。本书为十二五
普通物理实验 电子书
本书选择了26个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内容的基础物理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仪器介绍、实验内容与步骤、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