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刘勰《文心雕龙》是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代文章学、文学理论的总结性作。
内容简介
《文心雕龙精读》选取书中的十七篇加以精细的讲解,力求实事求是、准确深刻地阐述该书的性质、主旨与历史地位,介绍刘勰文学思想的各个方面,尤其注重对于重要慨念范畴的辨析。
《文心雕龙精读》兼顾普及与提高,既吸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不乏作者个人的心得。
作者简介
作者杨明,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中学语文教师。1978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师从王运熙教授,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2—1994年间曾任日本国神户大学文学部客员教授。兼任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文选学研究会理事。《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1992年9月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讲 导论:刘勰和《文心雕龙》
一、《文心雕龙》产生的时代
二、刘勰的生平
三、《文心雕龙》的性质、结构、基本思想和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地位
第二讲 《原道》——文章与道的关系
一、万物之文皆道之文
二、儒家六经——人文之典范
三、道、圣、文三者的关系
四、本讲小结
第三讲 《辨骚》——提出关于写作的基本思想
一、对《楚辞》的基本评价
二、热情赞叹《楚辞》的艺术成就,提出关于写作的基本思想
第四讲 《明诗》——论历代诗歌
一、释名以章义
二、原始以表末,选文以定篇
三、敷理以举统
第五讲 《乐府》——论乐府诗的歌词与声乐
一、观乐以知兴废,慎乐以行教化
二、秦汉以来,雅声不复
三、余论
第六讲 《诠赋》——论历代赋
一、释名义
二、论历代赋作
三、论作赋大要
四、从刘勰论赋看他的文学思想
第七讲 《史传》——论历代史书
一、论先秦史书
二、论两汉史书
三、论三国、晋代史书
四、论撰著史书必须注意之点
第八讲 《神思》——论作家的思维活动
一、描述思维活动的特点,论如何保证思路通畅
二、构思有迟速之异,并资博练
三、构思之功极为重要,其微妙处却难以言传
四、深思默运,制胜之宝
五、本讲小结
第九讲 《体性》——论作家个人因素与文章风貌的关系
一、“性”析为四,“体”总为八
二、体之与性,表里必符
三、学慎始习
四、本讲小结
第十讲 《风骨》——论优良的文风:鲜明有力,准确精健
一、什么是风骨
二、刘勰心目中的理想文风
三、“确乎正式”:通过学习,提高对于风骨的自觉性
第十一讲 《通变》——论正确地求新求变
一、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
二、斟酌乎质文之间,檃括乎雅俗之际
三、博览精阅以求通变
第十二讲 《情采》——论内容与辞采的关系
一、情理为经,辞采为纬
二、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
三、恶文太章,贵乎反本
第十三讲 《丽辞》——论对偶
一、对偶的必然性和历代对偶的发展
二、丽辞之体,凡有四对
三、运用对偶应该注意什么
第十四讲 《比兴》——论比喻和“兴”
一、以汉儒解释《诗经》为据,说明什么是比和兴
二、概说《楚辞》、汉赋使用比兴的情况
三、论比喻
第十五讲 《夸饰》——论夸张
一、夸张的合理性,儒家经典中的夸张
二、论汉赋中的夸张
三、总结:如何运用好夸张手法
第十六讲 《时序》——论文章与时代的关系
一、论上古、先秦文章
二、论两汉文章
三、论建安曹魏文章
四、论晋代文章
五、论宋齐文章
六、本讲小结
第十七讲 《物色》——论自然景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风景物色感人至深
二、简论历代作品的景物描写
三、物色尽而情有余
第十八讲 《知音》——论文章的鉴赏、批评
一、音实难知,知实难逢
二、如何提高鉴赏、批评能力
三、强调正确的鉴赏、批评之可能与必要
附 文心雕龙
主要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文心雕龙精读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明。
得书感谢您对《文心雕龙精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