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研究历来是学术中的显学。

  已故朴学家吴林伯先生是马一浮大师的嫡传弟子,一生致力于《文心雕龙》的研究,见解幽深而独到,他的大弟子陈书良教授于繁华纷扰中独立苍茫,以振兴朴学为己任,继承先师衣钵,将《文心雕龙》研究延续下来,发扬光大,以飨后学。

  陈书良对《文心雕龙》原文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本书原文部分系文字上采用黄叔琳本,按照“三准论”将其篇次重新排列。另外,在前贤对它校注的基础上针对一些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之处,略陈陋见。凡前贤鸿笔已举,概不复陈;而管见虽浅,聊作引玉之砖。另外本书译文基本采用郭晋稀先生(《白话文心雕龙》,并对其相应作了改动。

作者简介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南朝梁代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三十二岁开始写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后出仕做官,先后做过县令、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晚年回到定林寺出家。虽历任多官职,但刘勰其名不以官显,而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47年,湖湘书香世家;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学术上服膺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承继朴学传统,醉心六朝文化,独立特行,著作甚丰,人称“六朝人物”。

章节目录

序方铭

前言

《文心雕龙》释名

3?/?凡例

5?/?名目

9?/?第一单元?道

18?/?第二单元?才

24?/?第三单元?气

30?/?第四单元?物

32?/?第五单元?心

40?/?第六单元?象

45?/?第七单元?志

51?/?第八单元?风

62?/?第九单元?文

78?/?第十单元?体

92?/?第十一单元?奇

101?/?第十二单元?赋

110?/?第十三单元?隐秀

117?/?第十四单元?采

127?/?第十五单元?通变

134?/?第十六单元?规矩

140?/?第十七单元?司契

150?/?第十八单元?圆

《文心雕龙》直读

?上篇

155?/?原道第一

160?/?征圣第二

164?/?宗经第三

169?/?正纬第四

173?/?辨骚第五

178?/?明诗第六

184?/?乐府第七

189?/?诠赋第八

194?/?颂赞第九

199?/?祝盟第十

204?/?铭箴第十一

209?/?诔碑第十二

214?/?哀吊第十三

219?/?杂文第十四

224?/?谐隐第十五

229?/?史传第十六

239?/?诸子第十七

245?/?论说第十八

252?/?诏策第十九

258?/?檄移第二十

263?/?封禅第二十一

268?/?章表第二十二

274?/?奏启第二十三

280?/?议对第二十四

286?/?书记第二十五

?下篇

295?/?神思第二十六

300?/?体性第二十七

304?/?养气第二十八

308?/?风骨第二十九

313?/?附会第三十

317?/?通变第三十一

322?/?事类第三十二

327?/?定势第三十三

333?/?情采第三十四

338?/?镕裁第三十五

342?/?声律第三十六

347?/?练字第三十七

353?/?章句第三十八

358?/?物色第三十九

363?/?丽辞第四十

367?/?比兴第四十一

372?/?夸饰第四十二

376?/?隐秀第四十三

380?/?指瑕第四十四

385?/?总术第四十五

389?/?时序第四十六

398?/?才略第四十七

407?/?知音第四十八

412?/?程器第四十九

416?/?序志第五十

参考文献

文心雕龙是201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勰。

得书感谢您对《文心雕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