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

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十七种报刊作为个案,比较系统地考察了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文学报刊与文学生产的深度关联。

内容简介

本书借以讨论当代文学是在怎样的“多种文化成分、力量互相渗透、摩擦、调整、转换、冲突”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

本书的细致考订显示,不同来源的“老解放区文艺”以及自由主义、国统区左翼、鸳蝴传统、民间通俗文艺、学界往往希望“滤除”的人事纠葛等各类彼此异质的“文学成分”,都参与了此种竞争,并有意识地利用报刊资源争夺文坛正宗地位、控制生存和发展空间、通过建构“正确的”文学“知识”重新配置文学利益。

可以说,广泛扎实的一手史料,“台前”“幕后”的细微考辨,与宏观文学史问题的紧密勾连,尤其是博弈论视角的运用,使本书明显显示出了摆脱“官方”“民间”、“主流”“异端”之二元对立思维的努力,代表了当前1950—1970年代文学研究中一种较具探索性的路径与取向。

作者简介

作者张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供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4—2006年为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科研人员。2006年始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当代文学报刊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第1章 《文艺生活》(1950.1—1950.6)

《文艺生活》的复刊、新生与停刊

第2章 《小说》月刊(1948.7—1952.1)

《小说》月刊的复刊、停刊及其他

第3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1949.3—)

“老解放区文艺”的新风格——兼议布衣孙犁的办刊之道

第4章 《文艺报》(1949.10—1966.5)

“有力”人物的“争夺战”——《文艺报》人事纠葛及编辑理念之演变

“新英雄人物讨论”的前前后后——《文艺报》与当代文学“竞争的信息”

“新的人民的文艺”意味着什么?——《文艺报》与当代文学的形成

第5章 《大众诗歌》(1950.1—1950.12)

同人刊物的大众化转换——从《诗号角》到《大众诗歌》

第6章 《说说唱唱》(1950.1—1955.3)

赵树理与《说说唱唱》杂志的始终——兼谈旧文艺现代化的途径与可能

王亚平与《说说唱唱》的改版及停刊

第7章 《文艺》月刊(1950.1—1951.12)

“列宁的文艺原则”是否可以“坚持”?——南京《文艺》月刊的创刊与停刊

第8章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1950.2—1951.11)

“新现实主义”和文艺界的“华东系统”——1950—1951年间的《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

“文学评论”双周刊与《文艺报》的是是非非

第9章 《新观察》(1950.7—1960.7)

一份杂志和一种文体——《新观察》与“杂文的复活”

第10章 《文艺月报》(1953.1—1959.10)

胡风派与《文艺月报》的始终

《文艺月报》的内部问题及其停刊

第11章 《文艺学习》(1954.3—1957.12)

塑造“人民”的可能与限度——论《文艺学习》与当代文学读者的复杂关系

第12章 《光明日报》“文艺生活”周刊(1954.4—1957.4)

召唤知识分子的文学空间——“文艺生活”周刊与当代文学的版图重构

重建文学批评的美学分析

“文艺生活”周刊的新诗、旧诗论辩

第13章 《文汇报》“笔会”副刊(1956.10.1—)

“盛世遗民”与文人文章

文学的“对台戏”如何开唱?——论《文汇报》“笔会”副刊的文艺批评

“笔会”副刊的“杂文复兴”论争

第14章 《诗刊》(1957.1—1964.12)

臧克家与《诗刊》的“同人刊物”问题

《诗刊》与新诗“传统”的重塑

第15章 《星星》(1957.1—1960.10)

“《星星》诗案”与《星星》诗刊

从“诗歌下放”到“新诗的道路”——《星星》诗刊1958—1959年的新诗大辩论

第16章 《收获》(1957.7—1960.10,1964.1—1966.5)

“同人刊物”是怎样生存的——论《收获》杂志之于当代文学的启示价值

第17章 《朝霞》(1974.1—1976.9)

《朝霞》与上海市委写作组关系考

怎样克服“无产阶级文艺”的焦虑?——《朝霞》杂志与社会主义文学的危机应对

结论 文学报刊与当代文学之关系

当代文学报刊的“四重面孔”

报刊体制与当代文学的发生及展开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二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之三》、刘庆邦的小说《踏雪之访》、张炜的散文《我的原野盛宴(节选)》、蒋蓝的散文《摩托叙事》、西渡的诗歌《江南忆》等。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一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王蒙的小说《笑的风》、李舫的散文《南岳一声雷》、韩少功的散文《重返雪峰山》、吉狄马加的诗歌《死神与我们的速度谁更快》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电子书
本书以著名作家和作品为纲介绍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分为五个编章,包括: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第二个十年文学(1927-1937),第三个十年文学(1937-1949),工农兵文学和新启蒙文学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对1949年到2000年间的中国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