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与逍遥: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

负重与逍遥: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进行了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语境,以《老子》和《易传》等为主要文本,诉诸朴素的文本细读和哲学的辩证分析,寻章摘句,探赜索隐,细致审查了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种种隐微和曲折,呈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性和丰富性。

全书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究本溯源,厘清了一些模糊的焦点问题,有助于读者清晰把握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深层差异,进而由之洞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秘密,一窥中国文化的堂奥。

作者简介

作者吴小龙,湖南耒阳人,副编审。现主要从事出版工作,参与推动了“大雅”出版品牌的创立,兼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与诗歌评论,在《世界文学》《上海文化》《广西文学》《出版广角》《出版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破碎的道德”

一、儒道二家的分歧及问题的引入

二、“道生之”:作为创生实体的道

三、“德畜之”:德的虚说架构义

四、“复归于道”:重智的倾向及问题

五、对仁义的含混立场及困境的开启

第二章 “和顺于道德”

一、《易传》的归属问题及启发

二、“生生之谓易”:作为创生实体的易道

三、天人纵贯一体:道在人、物的内在化

1. “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气化言道本身

2. “继善成性”:道的内具义

3. “显诸仁”:道在人身上的独特呈显

四、从智到仁:对《老子》道诠释方式的发展

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之实义

六、乾坤知能并建:道、德同一性的终极视域

第三章 “理于义”

一、居仁由义:对道德之日用的先天要求

二、礼以行之:礼的定准与施行的难题

第四章 仁与“尽心”

一、仁与“几希”:对一念仁心的珍视与守护

二、“下学上达”:对《易传》纵贯路线的印证

附论 儒家道德观念的外向拓展

结语

附录 泥淖之歌

参考文献

后记

负重与逍遥: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是20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吴小龙。

得书感谢您对《负重与逍遥: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 电子书
本书以文化散论的形式,围绕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这一主题,从孔孟经典著述原文出发,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包括政治制度(强调君主、贵族、平民三方势力均衡)、经济制度(主张自由贸易)、刑罚制度(反对连坐)、统筹制度(合理税收、储蓄未来)、分配制度(比如森林使用权)、福利制度(“哀哉鳏寡”),等等。书稿反复强调建立在“爱有差等”基础上的小共同体(家庭、家族、社区)的重要性,认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电子书
跟随熊逸进入庄子的世界,由逍遥之门而入,穿过260多页寻踪索迹、妙趣横生的文字,我们走出的却是一扇叫作“不得已”的大门。
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探索辩证法理论的新思路。
焦虑的启蒙: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启蒙反思 电子书
本书对启蒙的反思致力于揭示启蒙的情感根基。
经验范式的辩证法解读: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经验”在辩证法中的命运、辩证法起点概念的重构、绝对的否定与差异性逻辑、“否定的”真理观、“否定的”自由观、辩证法精神的两个维度及其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