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鄙文丛:中国哲学常识

不鄙文丛:中国哲学常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者简介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皆有建树。

章节目录

第一编   古代哲学

第一讲 哲 学

一 哲学的定义

二 哲学与人生

第二讲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一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二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讲 老 子

一 老子略传

二 革命家之老子

第四讲 孔 子

一 孔子略传

二 孔子的时代

第五讲 墨 子

一 墨子略传

二 墨子的哲学方法

三 三表法

第六讲 杨 朱

第七讲 别 墨

一 墨辩与别墨

二 墨学结论

第八讲 庄 子

一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二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九讲 《大学》与《中庸》

第十讲 孟 子

第十一讲 荀 子

一 荀子

二 天与性

第十二讲 古代哲学的终局

一 前三世纪之思潮

二 所谓法家

三 古代哲学之中绝

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一讲 中古时代

第二讲 齐 学

一 思想混合的趋势

二 齐学的正统

第三讲 汉之哲学

第四讲 道 家

一 道家的来源与宗旨

二 七十年的道家政治

第五讲 儒 家

一 儒教在汉代被确立为国教考

二 无为与有为

第六讲 中古第一期的终局

第七讲 佛 教

一 佛教的输入时期

二 佛教在中国的演变

三 禅学的最后时期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第一讲 近世哲学

第二讲 理学时期

一 周敦颐

二 邵雍

三 程颢

四 程颐

五 朱子

第三讲 清代思想史

第四讲 反理学时期

一 顾炎武

二 颜元

三 戴震四 吴稚晖

不鄙文丛:中国哲学常识是2017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适。

得书感谢您对《不鄙文丛:中国哲学常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踏实工作,不浮躁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阳光心态、搬走心中的巨石、坚定的信念、改变工作的态度、放下心中的压力、懂得改变自己、学会应对、保持一颗平常心。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苟小泉博士在博士后期间所完成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术成果,现在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正式出版。
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人类文明视野审视“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中国现代性”建构源自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从哲学高度看,“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既有共同点,也有本质区别。比较而言,“西方现代性”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正是基于此,“中国现代性”建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
严复的哲学思想:现代形态中国哲学的开端 电子书
本书站在中西古今文化交汇点上,对严复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严复对中西古今文化的理解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作了阐述,由此展开对严复哲学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本体论、政治哲学和历史观、文化观的论述。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