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矿井风流热湿交换与热害控制

高温矿井风流热湿交换与热害控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矿井降温工程技术与实例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矿井热源及其计算方法、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机工程学、矿井空气热湿交换原理及其计算方法、井巷围岩与风流热湿交换的数值模拟、矿井热害防治常用技术、矿井制冷降温系统设计方案优选决策及国内外矿井降温工程实例等。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内容简介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矿井高温高湿危害

1.2 矿井热害研究的主要成果

1.3 矿井热害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矿井热源

2.1 地表大气状态的变化

2.2 空气的自压缩温升

2.3 围岩传热

2.4 机电设备放热

2.4.1 采掘机械的放热量

2.4.2 提升运输设备的放热量

2.4.3 电机车工作时的放热量

2.4.4 电动机运转时的放热量

2.4.5 扇风机的放热量

2.4.6 灯具的放热量

2.4.7 水泵的放热量

2.5 其他热源

2.5.1 氧化放热

2.5.2 水放热

2.5.3 人员放热

2.5.4 其余热源

第3章 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机工程学

3.1 引 言

3.2 高温高湿环境人体生理反应

3.2.1 神经系统

3.2.2 心血管系统

3.2.3 呼吸系统

3.2.4 热代谢

3.2.5 水盐代谢

3.2.6 能量代谢

3.3 人体的热调节与热适应

3.3.1 人体的热调节

3.3.2 人体的热适应

3.4 按劳动舒适程度评价矿井环境质量的指标

3.4.1 湿球温度

3.4.2 卡他度

3.4.3 有效温度

3.4.4 综合温标

3.4.5 比冷却力

3.5 矿井环境对人体及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3.5.1 矿井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3.5.2 高温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3.5.3 高温事故

3.6 我国高温高湿作业的安全标准

3.6.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3.6.2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第4章 矿井空气热湿交换原理

4.1 热传导

4.1.1 热传导定律

4.1.2 不稳定热传导

4.2 对流换热

4.3 复合传热

4.4 空气与水之间的热湿交换

4.4.1 热湿交换原理

4.4.2 热交换量的计算

4.4.3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

第5章 矿井空气热湿交换计算方法

5.1 引 言

5.1.1 数理统计法

5.1.2 模拟巷道法

5.1.3 数值分析法

5.2 围岩热传导及调热圈

5.2.1 围岩热传导微分方程

5.2.2 调热圈及其相关概念

5.2.3 调热圈半径的计算

5.3 流体与固体壁直接接触时的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

5.4 空气流过自由水面时的对流传热传质微分方程组

5.5 湿壁巷道与风流间的热湿交换

5.5.1 湿壁巷道与风流之间的热湿交换的微观解释

5.5.2 湿壁巷道对流传热传质微分方程组

5.6 井巷围岩与风流热湿交换影响因素分析

5.6.1 矿内风流的流动状态

5.6.2 对流换热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6.3 对流换热系数

5.6.4 不稳定传热系数

5.6.5 井巷传质常用方法

5.6.6 井巷围岩与风流热湿计算的趋势

第6章 井巷围岩与风流热湿交换的数值模拟

6.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相关理论

6.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求解步骤

6.1.2 相关控制方程

6.1.3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6.1.4 离散方程的求解方式

6.1.5 湍流的数值模拟

6.2 CFD在FLUENT软件中的应用

6.2.1 FLUENT软件简介

6.2.2 FLUENT软件求解的步骤

6.2.3 流体数值模拟的动力学控制方程

6.3 边界条件

6.3.1 固壁边界条件(wall)

6.3.2 速度进口边界条件(velocity-inlet)

6.3.3 自由流出边界条件(outflow)

6.4 流体计算数值模拟的分析

第7章 矿井热害防治常用技术

7.1 通风降温

7.1.1 改良通风系统

7.1.2 改善通风条件

7.1.3 调温巷道通风

7.1.4 其他通风降温措施

7.2 空调制冷降温和人工制冰降温技术

7.2.1 空调制冷降温技术

7.2.2 人工制冰降温技术

7.3 控制热源降温

7.3.1 机械热的控制

7.3.2 向煤层内注水

7.3.3 管道热及热水的处理

7.3.4 采空区降温

7.4 个体防护措施

7.5 隔热-换热-压缩空气制冷综合技术

7.5.1 降温技术简介

7.5.2 隔热材料的选择

7.5.3 换热袋的规格及使用方法

7.5.4 气压缩制冷装置

7.6 其他新型降温技术

7.6.1 压缩空气制冷技术

7.6.2 HEMS降温系统

7.6.3 空气透平膨胀制冷系统

7.6.4 压气蒸发冷却技术

7.6.5 热电乙二醇降温冷却技术

7.6.6 瓦斯发电制冷降温技术

7.6.7 热管降温技术

第8章 矿井制冷降温系统设计方案优选决策

8.1 引 言

8.1.1 决策理论

8.1.2 决策理论在矿业领域的应用

8.1.3 矿井降温系统确定的步骤

8.2 矿井制冷降温系统方案决策评价指标及权值

8.2.1 矿井降温系统方案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8.2.2 按相对重要性序列矩阵法确定指标权值

8.2.3 评价指标的权值确定

8.3 矿井制冷降温系统方案确定的多目标决策法

8.3.1 评价值数据处理方法

8.3.2 多目标决策法的步骤

8.3.3 专家评议法

第9章 国内外矿井降温工程实例

9.1 德国煤矿降温概况

9.2 南非矿山降温概况

9.3 河南平煤集团矿井降温概况

9.3.1 矿井热害现状

9.3.2 平煤五矿矿井降温工程概况

9.3.3 存在的问题

9.3.4 近期降温工作

9.3.5 长远降温工作

9.4 国投新集矿业集团矿井降温概况

9.4.1 主要设备及参数

9.4.2 系统工艺流程

9.4.3 国内配套设备情况

9.4.4 采掘工作面制冷降温系统安装方式

9.4.5 制冷降温效果

9.4.6 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9.5 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矿井降温概况

9.5.1 -800m水平自然涌水排热降温工程

9.5.2 冰冷低温辐射降温技术

9.6 兖矿集团巨野矿区赵楼矿井降温概况

9.6.1 基建矿井地面喷淋临时降温技术

9.6.2 井下集中式永久制冷降温技术

参考文献

封底

高温矿井风流热湿交换与热害控制是2018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范剑辉。

得书感谢您对《高温矿井风流热湿交换与热害控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建筑材料与检测 电子书
本教材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系列教材之一。具体内容有:绪论、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的性能及检测、混凝土的性能及检测、建筑砂浆的性能及检测、墙体材料的性能及检测、建筑钢材的性能及检测、防水材料的性能及检测、建筑塑料的性能及检测、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及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等内容。本书是一本编入各种新材料、新标准、针对性和适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普通专科院
摄影曝光原理与实践应用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高等学校摄影、摄像、数字影像、动画、多媒体技术等专业课程主导教材,也可作为艺术设计、文秘旅游、建筑装潢、传媒策划、计算机信息等专业基础教材。本教材集中了有关摄影曝光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法,并结合影像专业教学的践成果来著写。教材内容主要有摄影曝光概论、测光器材及操作、曝光控制技巧方法、人像、风光和花卉等实用曝光案例等,从基本原理到曝光思路、从测光数据到曝光实拍,从前期拍摄到后期调整等,都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书
全书共分8章:第1章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第2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第3章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第5章半导体二级管及其基本应用;第6章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第7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第8章直流稳压电源。
演化学习:理论与算法进展 电子书
适读人群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进化计算方面的研究人员和算法设计人员,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研究和高级开发人员,以及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机器学习知名学者周志华教授新作; 中国高校知名人工智能研究团队20年攻关的新理论成果; 给强大的演化算法找到“所以然”的理论支撑,指导机器学习优化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定理详细证明过程以附录形式给出,以供有余力的读者深挖。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电子书
本书针对课程的特点,定位逻辑学为设计数字电路的应用性数学,将过程转化为逻辑问题及逻辑函数,并用逻辑图进行表示。实例与理论结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本书适用于大中专院校的本、专科、中专类在校学生;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惠普、电子、通信、机电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