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治理,主要依托基层社会组织进行。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径、组织机制、运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认为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推进文化建设,构建民众心底里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由此奠定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文化基础;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径是化礼成俗,以便生活化地实现治理;传统中国社会基层组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特质,这为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能够融治理于利益之中,化治理于普通生活中,规范与惩戒融为一体;官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最终保障,使之得以有效进行。

作者简介

作者窦竹君,女,1966年10月生,1988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律系,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2项,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河北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学术兼职有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专家顾问、河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回顾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要素与基本思路

第一节 影响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传统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

第一节 “罢黜百家”与社会治理文化基础的奠定

第二节 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四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方法

第一节 化礼成俗

第二节 以多层面的外在约束规范人的行为

第五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机制

第一节 人的需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第二节 宗族组织及其权威性

第三节 乡里组织及其权威性

第四节 厢坊组织及其权威性

第五节 行会组织及其权威性

第六节 基层社会组织的特质

第六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推进道德教化

第二节 规范生产生活秩序

第三节 规范社会公共事务

第四节 调解各类民间纠纷

第五节 禁戒恶行以维护社会秩序

第六节 基层社会治理运作机制的特质

第七章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规则机制

第二节 官府的保障作用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窦竹君。

得书感谢您对《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代国家统治方式研究:列卿、宗室、信仰与基层社会 电子书
从列卿、宗室、民间信仰和地方社会管理四个方面对汉代国家统治方式进行了探讨。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是清代米粮物价史研究力作。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创新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问题的背景、研究的思路以及本书对现有研究的贡献和改进。第二章回顾了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归纳并整理了文化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三章考察博彩文化对企业研发强度以及专利申请数的影响。第四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合作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包括结论和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创作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写中国舞蹈的基本概述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的整体概说,将细致的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包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宗教与祭祀文化、中国传统礼仪教化、中国传统习俗、日常生活场景、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戏曲的概述和其与舞蹈创作之前的关系。目的在于让读者在了解中国各方面传统文化同时,也能相应地了解到由此诞生的舞蹈体系的来龙去脉,探讨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当代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