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海关这一特殊机构的真实境遇。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以日本侵占东北海关为起点,按时间顺序分述战时海关的结构调整、人员变动及关税存储状况,重庆总税务司署的建立与运作、汪伪政权对沦陷区海关的劫夺与控制,及抗战胜利后的海关接收。

本书围绕抗战时期中国海关行政权展开讨论,试图将海关史还给海关机构本身,并据此展现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海关这一特殊机构的真实境遇。

本书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立意新颖,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本书研究存在众多难点,也给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作者简介

作者杨智友,1968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海关史。出版合著、参著作品多部,在核心、知名刊物上发表民国史研究论文、文章数十篇。尤擅以隽永文字表现严肃历史题材,其在台湾《传记文学》上发表的多篇文章,对促进两岸文化学术交流不无裨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一、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史料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山雨欲来: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海关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与海关的“中国化”

一、近代中国海关是“国中之国”

二、海关回归普通中国机关

三、日本阻挠中国关税自主

第二节 海关的分裂危机

一、津海关事件首开海关分裂先河

二、宁粤对立再次导致海关危机

三、福建海关事件与海关分裂危机

第二章 “保持中立”: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海关

第一节 日本对东北沦陷区海关的劫夺

一、日本策动夺取东北海关及其关税收入

二、日军武力攫取东北各关

第二节 东北海关问题之处置

一、总税务司署的妥协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坚持

第三章 隐患深种:津海关与江海关被侵占

第一节 日本侵夺华北海关

一、日军武力侵占津海关

二、日本对津海关税款保管权的攫夺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

三、英、美、法等国对津海关问题的干涉

第二节 日本侵夺江海关

一、江海关关税问题之提出

二、《英日中国海关协定》签订后之江海关处置

第三节 行政“完整”下的海关运行

一、关税征收与分配

二、缉私工作之应对

三、引水人员之管理

第四章 重整旗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总税务司署

第一节 上海海关总税务司署的终结

一、岌岌可危的总税务司署

二、日军劫夺总税务司署

第二节 重庆海关总税务司署的重建

一、重庆海关总税务司署成立

二、重组各地海关机构

第五章 王旗变幻:总税务司的嬗代

第一节 重庆国民政府削弱总税务司地位

一、总税务司的接班人

二、总税务司地位旁落

第二节 《中英新约》的签订

一、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启动

二、订立平等新约

第三节 海关呈现新格局

一、海关英国时代的结束

二、李度接任海关总税务司

第六章 筚路蓝缕:战时海关的运行

第一节 战时消费税的征收和撤销

一、战时消费税的征收

二、征收权的争夺

三、战时消费税的实施

四、战时消费税的裁撤

第二节 《公库法》的施行及对海关的影响

一、《公库法》的施行

二、《公库法》实施的影响

第七章 卵翼之下:汪伪政权统治的沦陷区海关

第一节 “经济提携”下的海关法规修改

一、各关监督组织规程之修改

二、关务署组织法之修改

第二节 关务整理与关口调整

一、关务整理与日籍关员任命

二、沦陷区关口的调整与整合

第三节 关税征收与海关金制度之取消

一、关税征收及税则章程之修订

二、海关金制度的延续施行与取消

第四节 对海关华员的管控

第八章 国门硝烟:海关的抗日救亡活动

第一节 查缉日本对华走私

一、日本发动对华走私

二、海关华员对抗日本走私

第二节 采取多种形式支援抗战

一、海关华员发起爱国捐运动

二、外籍税务司们坚守职责

三、动员海关税收支援抗日

四、在航政管理方面配合抗战

第三节 江海关成为全国海关抗战救亡中心

一、成立乐文社,开展抗日统战工作

二、组织各种抗战团体,开展募捐、救护、宣传等活动

三、护关运动

第四节 海关抗战的喉舌

一、《关声》的概况

二、《关声》宣传抗日救亡

第五节 海关关员为抗战殉国

第九章 战后复原:抗战胜利后的海关接收

第一节 海关接收之施行

一、制定《接收收复区关务紧急实施办法》

二、收复区海关接收之统计

第二节 江海关之接收

一、接收工作之开展

二、接收工作之问题

第三节 海关抗战损失统计

一、关税损失

二、关产损失

余论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附表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索引

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抗日战争专题研究)是202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智友。

得书感谢您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抗日战争专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藏的阿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线“无人区”;西藏的风格;去日土,看岩画;古格怀古;神山和圣湖等。
文明的比较 电子书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我
朱德的品德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周恩来的奉献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