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海关这一特殊机构的真实境遇。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以日本侵占东北海关为起点,按时间顺序分述战时海关的结构调整、人员变动及关税存储状况,重庆总税务司署的建立与运作、汪伪政权对沦陷区海关的劫夺与控制,及抗战胜利后的海关接收。
本书围绕抗战时期中国海关行政权展开讨论,试图将海关史还给海关机构本身,并据此展现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海关这一特殊机构的真实境遇。
本书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立意新颖,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本书研究存在众多难点,也给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作者简介
作者杨智友,1968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海关史。出版合著、参著作品多部,在核心、知名刊物上发表民国史研究论文、文章数十篇。尤擅以隽永文字表现严肃历史题材,其在台湾《传记文学》上发表的多篇文章,对促进两岸文化学术交流不无裨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一、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史料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山雨欲来: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海关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与海关的“中国化”
一、近代中国海关是“国中之国”
二、海关回归普通中国机关
三、日本阻挠中国关税自主
第二节 海关的分裂危机
一、津海关事件首开海关分裂先河
二、宁粤对立再次导致海关危机
三、福建海关事件与海关分裂危机
第二章 “保持中立”: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海关
第一节 日本对东北沦陷区海关的劫夺
一、日本策动夺取东北海关及其关税收入
二、日军武力攫取东北各关
第二节 东北海关问题之处置
一、总税务司署的妥协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坚持
第三章 隐患深种:津海关与江海关被侵占
第一节 日本侵夺华北海关
一、日军武力侵占津海关
二、日本对津海关税款保管权的攫夺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
三、英、美、法等国对津海关问题的干涉
第二节 日本侵夺江海关
一、江海关关税问题之提出
二、《英日中国海关协定》签订后之江海关处置
第三节 行政“完整”下的海关运行
一、关税征收与分配
二、缉私工作之应对
三、引水人员之管理
第四章 重整旗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总税务司署
第一节 上海海关总税务司署的终结
一、岌岌可危的总税务司署
二、日军劫夺总税务司署
第二节 重庆海关总税务司署的重建
一、重庆海关总税务司署成立
二、重组各地海关机构
第五章 王旗变幻:总税务司的嬗代
第一节 重庆国民政府削弱总税务司地位
一、总税务司的接班人
二、总税务司地位旁落
第二节 《中英新约》的签订
一、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启动
二、订立平等新约
第三节 海关呈现新格局
一、海关英国时代的结束
二、李度接任海关总税务司
第六章 筚路蓝缕:战时海关的运行
第一节 战时消费税的征收和撤销
一、战时消费税的征收
二、征收权的争夺
三、战时消费税的实施
四、战时消费税的裁撤
第二节 《公库法》的施行及对海关的影响
一、《公库法》的施行
二、《公库法》实施的影响
第七章 卵翼之下:汪伪政权统治的沦陷区海关
第一节 “经济提携”下的海关法规修改
一、各关监督组织规程之修改
二、关务署组织法之修改
第二节 关务整理与关口调整
一、关务整理与日籍关员任命
二、沦陷区关口的调整与整合
第三节 关税征收与海关金制度之取消
一、关税征收及税则章程之修订
二、海关金制度的延续施行与取消
第四节 对海关华员的管控
第八章 国门硝烟:海关的抗日救亡活动
第一节 查缉日本对华走私
一、日本发动对华走私
二、海关华员对抗日本走私
第二节 采取多种形式支援抗战
一、海关华员发起爱国捐运动
二、外籍税务司们坚守职责
三、动员海关税收支援抗日
四、在航政管理方面配合抗战
第三节 江海关成为全国海关抗战救亡中心
一、成立乐文社,开展抗日统战工作
二、组织各种抗战团体,开展募捐、救护、宣传等活动
三、护关运动
第四节 海关抗战的喉舌
一、《关声》的概况
二、《关声》宣传抗日救亡
第五节 海关关员为抗战殉国
第九章 战后复原:抗战胜利后的海关接收
第一节 海关接收之施行
一、制定《接收收复区关务紧急实施办法》
二、收复区海关接收之统计
第二节 江海关之接收
一、接收工作之开展
二、接收工作之问题
第三节 海关抗战损失统计
一、关税损失
二、关产损失
余论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附表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索引
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抗日战争专题研究)是202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智友。
得书感谢您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抗日战争专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