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讲述元代经济发展的史学专著。
内容简介
《元代经济史》叙及1206—1368年元代的经济制度,采用经济发展事实与经济管理思维模式结合研究的方法,寻觅元代经济史中对当代经济管理有借鉴、应用价值的内容,力图说明元代经济的主要特点,细致说明了元代经济发展的四个时间段,介绍了当时的经济制度,追述和评价了元代经济研究的历史及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陈高华,1938年生,浙江温岭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中国史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元史研究论稿》《元史研究新论》《元代画家史料》《宋辽金画家史料》《隋唐画家史料》等,另与史卫民合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中国风俗通史·元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读史治史六十年(代序)
第一编 综论
第一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经济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 农业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三节 牧业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节 渔猎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章 人口、民族和阶级
第一节 元代的人口统计数字
第二节 人口分布状况
第三节 民族分布状况
第四节 阶级和阶级关系
第三章 经济管理机构
第一节 蒙古国时期的经济管理机构
第二节 元朝中央行政机构中的经济管理部门
第三节 元朝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济管理功能
第四节 元朝的基层行政编制与村社制度
第二编 部门生产和管理
第四章 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 粮食作物
第二节 经济作物
第三节 农业生产工具、技术和粮食产量
第五章 农业政策与管理
第一节 农业政策的变化
第二节 屯田与垦荒
第三节 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
第四节 土地登记和土地籍册
第六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官田的来源、数量和地租
第二节 赐田和职田
第三节 屯田的经营和管理
第四节 民田、寺观田、学田
第七章 手工业
第一节 手工业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 纺织业
第三节 制瓷、制盐和矿冶业
第四节 武器制造、造船、印刷和酿酒业
第八章 牧业和渔业
第一节 牧业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官马、市马和括马
第三节 渔业的状况
第九章 交通运输
第一节 交通路线的开辟
第二节 交通系统的维护
第三节 交通工具
第四节 运费的调整
第三编 货币与商品流通
第十章 货币制度
第一节 蒙古国时期的货币与中统钞的发行
第二节 至元钞和至大钞
第三节 至正钞的颁行和失败
第四节 货币管理机构、伪钞和昏钞
第十一章 商业和高利贷
第一节 商业活动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 商人与牙人
第三节 高利贷
第十二章 海外贸易
第一节 海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海外贸易的管理
第三节 海外贸易的有关地区与进出口货物
第四编 赋役和财政
第十三章 户籍制度
第一节 户口登记
第二节 诸色户计
第三节 户等制
第十四章 税粮制度
第一节 北方的税粮:丁、地税
第二节 南方的税粮:夏、秋两税
第三节 官田、开荒田土、各种寺观田土的税粮
第四节 元代税粮收入
第十五章 科差制度
第一节 北方科差制的确立
第二节 北方科差的征收办法
第三节 江南的户钞与包银
第十六章 诸色课程(上)
第一节 盐的运销方式
第二节 盐课和盐价
第三节 茶课和茶价
第十七章 诸色课程(下)
第一节 商税
第二节 酒醋课
第三节 杂税
第十八章 杂泛差役
第一节 杂泛差役的项目
第二节 诸色人户与杂泛差役
第三节 杂泛差役的差充办法和助役法
第四节 杂泛差役与元代社会矛盾
第十九章 和雇、和买与和籴
第一节 和雇、和买、和籴的内容
第二节 和雇、和买、和籴的承当办法
第三节 和雇、和买、和籴的弊端
第二十章 财政
第一节 财政收入
第二节 政府日常财政支出
第三节 军费开支与工程建造开支
第四节 赐赉
第五节 财政形势
简短的结语
后记
内容简介
元代经济史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史卫民。
得书感谢您对《元代经济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