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儒学教化研究

元代儒学教化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考察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后,对13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考察程朱理学作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在元朝成为占据教化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并逐渐向民间传播、从而对13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过程。元代儒士是儒学教化的主体。在元朝,少数儒士获得进入元朝政府内部,参与元朝统治,他们使元朝统治者接受以理学为中心的“汉法”,使理学获得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绝大多数儒士失去了仕进的途径,多以著述、教授为业,使理学伦理逐渐渗入到普通民众的日常行为之中。与此相对应,普通民众是教化的客体,特别是妇女、儿童。书稿最后以元代江西行省的金溪县为案例,详细分析了金溪儒学教化的具体情况,以说明元代儒学教化在这个江南县域中所产生的效应。

作者简介

作者张延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特殊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独著(参编)专著两部,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项。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基础教育》《教育学术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郑州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论丛编辑委员会

追寻学科建设的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代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第四节 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

第五节 元代教化概述

第六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元代社会状况与理学教化主导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元代社会特色与儒士的实际社会地位

第二节 元代理学教化主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第三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政治制度层面

第一节 元代法律与教化

第二节 元代循吏与教化

第四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学校层面

第一节 元代关于学校与教化关系的认识及学校的建设

第二节 元代官学与教化

第三节 元代书院与儒学教化

第四节 元代其他私学的教化实施

第五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社会基层组织与文化层面

第一节 元代宗族制度与教化

第二节 元代“社”制与教化

第三节 元代戏剧与教化

第六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主体”与“客体”分析及个案研究

第一节 元代社会教化的“主客体”分析

第二节 元代儒学教化典型个案——江西金溪县的儒学教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元代儒学教化研究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延昭。

得书感谢您对《元代儒学教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电子书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宗教教化与西南边疆经略:以元明时期云南为中心的考察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中国文化儒、释、道三系如何在元明两朝政府经略云南的综合工程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历史作用,上篇重点关注以佛教禅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如何配合元朝政府在云南首度建立行省之后,通过融合南诏、大理以来土著阿叱力教,在云南成功确立起以中原教化形式为主流的教化传统,下篇着重讨论明代在前期治滇基础上,全面推行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原教化传统,并最终成功确立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认同。
金元之际儒学的传承及思想特点:以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金末元初(1220—1300)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的情况,对东平府学兴复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和原因,府学师生及其学术渊源,东平学派的思想和学术特点逐一进行了探讨,从而厘清金末元初理学发展的脉络,揭示儒学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本书资料较为丰富,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多有新见,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发展伦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范式与理论研究、现实与问题反思两个角度,对发展伦理学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