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总结数百年来中国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提供历史的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作者夏明方十余年来陆续发表的论文汇编而成,大体上围绕着明清以来中国的自然灾害,从生态变迁与农村市场、灾荒与早期工业化、减灾救荒与政治体制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化艰难崎岖的进程。

本书对自然灾害之形成机制的人文化思考,对近世中国农村市场变迁之路的异样辨析,以及对中国救荒机制系统深入的阐释,对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当不无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编 问题与方法

一、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

二、自然灾害、环境危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

中编 生态变迁与农村市场

三、被肢解的过密化理论

(一)“商品化不等于近代化”: 对规范认识的挑战

(二)“究天人之际”: 从人口压力理论到生态系统分析

(三)“通古今之变”: 跨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

(四)源头活水与过密化理论的罅隙

四、“斯密型动力”、过密化理论与生态变迁

(一)专业化、分工与“虚假的商品流通”

(二)从人口与资源的关系看 斯密逻辑和“蔡雅诺夫逻辑”

(三)“便士资本家”的世外桃源和 不稳定环境下的小农理性

(四)生态系统分析: 旧中国农村商品化研究的新思路

五、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

(一)与时俱进: 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的三部曲

(二)貌合神离: 美国加州学派与中国“发展论”的异同

(三)“生态转向”与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的新范式

(四)附录

六、发展的幻象

(一)拉升或滑落? 近代华北农户收入的增减态势

(二)小康或糊口? 近代华北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三)兴盛或衰退? 近代华北农村手工业的波动轨迹

(四)优化或劣化? 近代华北农民生活方式的演变

七、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

(一)从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谈起

(二)产品市场: 对小农家庭市场依赖性的南北考量

(三)要素市场: 市场约束条件的比较分析

(四)大市场: 过密化抑或资本主义化?

(五)结论

八、真假亚当·斯密

(一)“社会分工”抑或“技术分工”: 多重变幻的斯密形象

(二)“自然道路”与“反自然道路”: 一个真实的斯密

(三) 从继承到超越: 马克思与斯密“社会分工”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四)“东亚奇迹”与“欧洲道路”的纠结: 杉原薰论题的意义及其局限

(五)从“没有分工的市场”到“绿色乌托邦”: 乡土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下编 自然灾害与救灾事业

九、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一)大祲奇荒: “清末灾害群发期”概览

(二)天人交恶: 清末自然灾害成因辨析

(三)余论

十、中国早期工业化阶段原始积累过程的灾害史分析

(一)灾害与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灾害与近代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三)灾害与国内商品市场的波动

(四)余论

十一、洋务思潮中的荒政近代化构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降灾自天”与“弭灾在人”: 对传统灾荒观的哲学改造

(二)是“食先于货”,还是“货先于食”: 近代工商济赈论

(三)从传统农业到近代农业: “以农为本”的新诠释

(四)从集权制到社会化: 中国赈灾体制的近代构想

(五)国计与民生: 从近代救荒观透视洋务思潮

十二、救荒活民:清末民初以前中国荒政书考论

(一)载体与数量: 清末民初以前中国荒政书总目考订

(二)内容与形式: 中国荒政书的编纂体系及其流变

(三)文书与征信: 作为现实救荒活动有机构成的荒政书

(四)余论

十三、在民主与专制之间

(一)从“朱友渔假设”到“阿玛蒂亚·森定理”: 一场有关救灾、慈善与民主政治的百年争论

(二)“父母之道”与民间赈济: 近世五百余年中国救灾体制的嬗变

(三)国家与民间的互动: 民主化抑或社会化?

(四)历史的镜鉴: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体制

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夏明方。

得书感谢您对《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镜像中的历史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从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
镜头里的兴安变迁:从盛久永摄影作品看兴安 电子书
本书作者采用纪实摄影的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兴安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时间跨度长达50余年,内容涵盖县城市政建设、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业生产、工商业活动、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事业、群众文化活动等。
文物遗迹中的大连历史 电子书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大连地区41处文物遗迹及其背后的悠久历史。书中包括四平山积石墓地、爱国将领林永升雕像、大连纺织厂四二七纪念碑、瓦房店烈士陵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和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为讲好大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素材。
德昂族文化与社会变迁 电子书
德昂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传承与社会历史变迁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书通过对德昂族的整体性介绍,为读者呈现了云南德昂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婚姻家庭、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的全貌;并通过分析关于德昂族精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试图概括当前德昂族的贫困现状、梳理针对德昂族现有的精准扶贫政策,找到当前德昂族脱贫的难点与症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完善德昂族扶贫研究。
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 电子书
本书考察厦门鼓浪屿近百年间走过的近代化历程及其社会变迁,探索既定区域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历史积累与积淀,如何影响和制约该区域的近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