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东亚儒学研究

近世东亚儒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陈来对朱子哲学思想的剖析。

内容简介

12世纪以后,朱子哲学以理性本体、理性人性、理性方法为基点的理性主义哲学,不仅是中国的思想,也是近世东亚各国占主导地位或有重要影响的思想体系。东亚朱子学在体系上是内在一体的,但中国朱子学、韩国朱子学、日本朱子学又有各自的关注焦点,形成了朱子学的多元面貌。本书首先对朱子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剖析,继之以此为参照,通过对李退溪、李栗谷、宋尤庵、林罗山等韩国、日本著名理学家思想的研究,勾勒出朱子哲学思想在东亚的完整面貌,展示了历史上朱子学体系逻辑发展的多元可能性。

本书是在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的《东亚儒学九论》的基础上,增补大约七八万字而成。作者认为,儒学是东亚文化传统上共同的思想资源,“理学”不仅是中国的思想,也是韩国的思想,亦是日本的思想;韩国以及日本的新儒学都曾在理学思想上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应当把这些贡献展示出来。惟其如此,才能把理学体系所有逻辑环节和思想发展的可能性尽可能地揭示出来,也可以把理学和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相结合所形成的各种特色呈现出来。

作者简介

作者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朱子《大学章句》的解释特点

一 《大学章句序》:知其性与全其性

二 《大学》经一章的解释:明德与明明德

三 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四 对诚意的解释

五 总论《大学》诠释

朱子《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

一 《中庸章句序》:道统与道学

二 “中”与“庸”

三 戒惧与慎独

四 诚身与明善

五 尽性之功:存心与致知

朱子《论语集注》的儒学思想

一 《集注》特点:以道学之说发《论语》义理之精微

二 天,即理也

三 道者,事物当然之理

四 仁者,心之全德

五 乐:天理流行,胸次悠然

六 人性皆善

七 心:公私理欲之间

八 为学:其分虽殊,而理则一

朱子《孟子集注》及其儒学思想

一 仁心: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得之以为心

二 天理:以理言之谓之天

三 浩然之气:天地之正气本自浩然

四 人性: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

五 尽心: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

朱子理气思想概论

一 理气先后

二 理气动静

三 理一分殊

四 理气同异

五 未发已发

六 心统性情

七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八 主敬涵养

九 格物穷理

十 道心人心

十一 知先行后

李退溪对朱子的继承和发展

一 理自动静,理有体用

二 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

三 物格理到

李退溪与奇高峰的四七理气之辩

一 四七理气辩始末

二 奇大升说

三 李退溪说

四 论辩结果及其评价

李退溪心学之研究

一 心动性动

二 心发性发

三 道心人心

四 疏养性情

李退溪性理学的再研究

一 当然之理与所以然之理

二 血气之知行与义理之知行

三 论心之体用

四 论义与利

五 退溪与自然

李栗谷理气思想研究

宋尤庵与李朝中期的朱子学

一 四七理气说

二 人心道心说

三 心性情意说

四 格物物格说

李牧隐理学思想简论

一 “天则理”说

二 明德明命说

三 浩然之气说

四 气之理乱说

五 性情功夫论

六 理寓于象说

林罗山的理学思想

一 理气合一

二 心性归一

三 格物主敬

四 心中风月

五 神儒合一

六 穷理疑义

中日韩三国儒学的历史文化特色

引言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东亚传统(《德川宗教》读后)

“博雅英华·陈来著作集”后记

近世东亚儒学研究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来。

得书感谢您对《近世东亚儒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儒学评论(第十二辑)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主编集刊,本册是第12辑。
1500-1840儒学在欧洲 电子书
在中国这块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儒学为什么会进入欧洲?它在欧洲的命运如何?本书为你回答。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电子书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金元之际儒学的传承及思想特点:以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金末元初(1220—1300)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的情况,对东平府学兴复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和原因,府学师生及其学术渊源,东平学派的思想和学术特点逐一进行了探讨,从而厘清金末元初理学发展的脉络,揭示儒学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本书资料较为丰富,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多有新见,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