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于“外国公使觐见礼”,分析清代宾礼体制的原型、变体及其思想体系,进而探讨“天下秩序”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关联。
内容简介
书中通过考察“外国公使觐见礼”的制订过程,可知从“宾礼”到“礼宾”的改变并非一蹴而成。清政府面对外来刺激时,自有其内部转换的机制,不只有外在形式上的变革,更有内在观念的调整,故清政府提出“客礼”概念,作为中礼与西礼的过渡礼仪,也是“天下秩序”与“国际法”的思想衔接。但当“客礼”无法再解释公使请觐时,“宾礼体制”宣告结束,“天下秩序”也不再是清政府对外关系的中心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尤淑君,1979年生,台湾宜兰人。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师从政治大学张哲郎教授、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张启雄研究员。专长领域:明清政治史、政治文化史,對外關係史。目前研究方向从明清两代,延伸至中国近现代史,主要关注“礼学”、“传统文化的延续”及“天下秩序原理”等课题。
现任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发表期刊论文二十余篇,代表作为《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大礼议与嘉靖政治文化》。曾获台湾廖风德先生基金会学术研究出版奖,及浙江省高等学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优秀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学术评审委员会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书目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改版弁言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宾礼体制
一 清代宾礼的运作
二 清代宾礼的特殊性
三 清初款接俄使之异
小结
第二章 宾礼体制的延续
一 公使驻京之款的交涉
二 英、美两国在换约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三 亲递国书条款的争执
四 涉外体制的变与不变
小结
第三章 客礼概念的应用
一 总署对“敌体”的建构
二 中国使节团对西礼的尝试
三 优礼外人:三揖礼和五鞠躬礼的制订
小结
第四章 客礼概念的再应用
一 比较《申报》对外使觐见的看法
二 中外往来的仪节问题
三 觐见地点的隐喻:从紫光阁到文华殿
四 客礼概念的极限
小结
第五章 宾礼的变与不变
一 客礼概念下的觐见礼更定
二 醇亲王使德的觐见礼问题
三 客礼的再转换:礼宾概念的形成
小结
结论
征引书目
索引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稿约
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尤淑君。
得书感谢您对《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