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人生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刘东教授既是中文世界重大汉学迻译工程的主持者,同时作为清华国学院副院长,又担负着如何讲说国学的重大使命。他不满足于前人的“照着讲”与“接着讲”,特别强调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对着讲”,认为中学应在与西学的并长争高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为全人类提供一种独特而有效的“人生解决方案”。此即所谓“国学的当代性”,亦即作者本人一直在追寻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
作者简介
编者刘东,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清华国学研究系列》总序
上编:理论背景
国学:六种视角与六重定义
一、国学,就应当“这样红”
二、面对文化他者的自我限定
三、对于外来学术的主动反弹
四、作为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称
五、中国研究领域的对峙一峰
六、全球化中的本土价值支点
七、建构文化间性的主体一极
八、发生学意义上的六重定义
国学如何走向开放与自由
(一)
(二)
(三)
(四)
世俗儒家与精英儒家
落实儒学的历史条件
汉学与国学
两种古典学之间的对话
激活本土文化的思想资源
最提倡国学的人,反而可能是最了解西方的
造成了道德真空,就只会让流氓掌权
“把儒学贬成私德之后,它就缺乏文化的动能了”
下编:文化个案
王国维的悲剧观念
又让任公复生一回
(一)
(二)
(三)
有关陈寅恪的思考提纲
历史与现实中的清华国学院
儒学传统中的家庭文化
一、作为文化传统的家庭
二、革命后的废墟与滋生
三、应当传给下一代什么
四、始于家庭而达于天下
传统的毁弃与更生
传统的毁弃与残存
最跟两位先生对接
重建全社会的道德
家庭作为一种文化
教育更是斯文扫地
“学在民间”的重要性
怎么看“文化主体性”
仁心一刻也不能断根
“中体西用”就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
儒家要现代转化价值内核不能动
后记
国学的当代性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 刘东。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的当代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