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当代性

国学的当代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人生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刘东教授既是中文世界重大汉学迻译工程的主持者,同时作为清华国学院副院长,又担负着如何讲说国学的重大使命。他不满足于前人的“照着讲”与“接着讲”,特别强调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对着讲”,认为中学应在与西学的并长争高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为全人类提供一种独特而有效的“人生解决方案”。此即所谓“国学的当代性”,亦即作者本人一直在追寻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

作者简介

编者刘东,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清华国学研究系列》总序

上编:理论背景

国学:六种视角与六重定义

一、国学,就应当“这样红”

二、面对文化他者的自我限定

三、对于外来学术的主动反弹

四、作为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称

五、中国研究领域的对峙一峰

六、全球化中的本土价值支点

七、建构文化间性的主体一极

八、发生学意义上的六重定义

国学如何走向开放与自由

(一)

(二)

(三)

(四)

世俗儒家与精英儒家

落实儒学的历史条件

汉学与国学

两种古典学之间的对话

激活本土文化的思想资源

最提倡国学的人,反而可能是最了解西方的

造成了道德真空,就只会让流氓掌权

“把儒学贬成私德之后,它就缺乏文化的动能了”

下编:文化个案

王国维的悲剧观念

又让任公复生一回

(一)

(二)

(三)

有关陈寅恪的思考提纲

历史与现实中的清华国学院

儒学传统中的家庭文化

一、作为文化传统的家庭

二、革命后的废墟与滋生

三、应当传给下一代什么

四、始于家庭而达于天下

传统的毁弃与更生

传统的毁弃与残存

最跟两位先生对接

重建全社会的道德

家庭作为一种文化

教育更是斯文扫地

“学在民间”的重要性

怎么看“文化主体性”

仁心一刻也不能断根

“中体西用”就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

儒家要现代转化价值内核不能动

后记

国学的当代性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 刘东。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的当代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鲁迅小说文体反讽性研究 电子书
反讽是鲁迅小说重要的文体特点之一,在其小说艺术的各个层面都有充分的表现。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三辑:第一辐为“清涟席”,从时代正气中开掘诗意,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杨善洲、任长霞、沈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的形象得到了艺术的展现。第二辑为“清音阁”,在警醒和鞭挞里提供醒悟。第三辑为“清风苑”,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笞钟长鸣。
贞下起元——当代、文学及其话语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解“当代”的维度、谱系与地图、观念与情感、现象与个案、问题与未来五部分,内容包括:“中国故事”与重建集体性、日新的传统与融合的主体、个体记忆的道德超越、当代散文写作的核心问题、何谓当代小说的史诗性等。
非自然叙事.当代叙事理论译丛 电子书
本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次为非自然叙事研究的系统化,即厘清非自然理论概念,回溯非自然叙事历史,采用多理论视角进行具体文本的批评阐释,展现出对非自然叙事研究的深入思考。第二个层次为内容的全面性,即分别从纵向(跨时代)、横向(跨文化)和综合(跨文类与跨思潮)的角度进行非自然文本的广泛呈现。该书呈现了不同国家非自然叙事的历史,尤其关注非自然叙事出现的广泛性和自发性。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经验、困局与出路 电子书
看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与经验,探讨困局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