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研究丛书)

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首部聚焦“建设性新闻”理论与实践的论文合集,旨在探讨媒体通过“建设性新闻”参与我国社会治理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五个内容板块,包括“建设性新闻”的概念阐释与中西对话、“建设性新闻”的全球实践与本土探索、“建设性新闻”的哲学溯源与价值反思、社会治理与媒体担当,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建设性新闻”的效果呈现与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

编者唐绪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专业。1981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先后在中共徐州地委宣传部、徐州市委宣传部和徐州日报社工作。1984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7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其间,1995年至1997年赴意大利罗马大学任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赴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教授委员会委员、新闻学与传播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业务,传媒经营管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建设性新闻”研究丛书编委会

总序

前言

概念、范式与中西对话

Ⅰ 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的建设性

Ⅱ 多元语境中的价值共识:东西比较视野下的建设性新闻

一 建设性新闻的历史脉络与价值共识

二 东西比较视野下的建设性新闻

三 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研究的“去西方化”

Ⅲ 范式转换抑或东西合流?

一 建设性新闻运动在西方兴起的背景

二 建设性新闻的核心价值主张

三 “建设性”在西方新闻理论话语中的历史身份

四 建设性:东西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的理论合流?

五 西方新闻界对建设性新闻运动的评价

六 欧美建设性新闻运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及借鉴价值

Ⅳ 建设性新闻:一种正在崛起的新闻形式

一 概念辨析与心理学策略的运用

二 拓宽新闻学科疆界

三 传媒领域的实践早就开始

四 不会削弱新闻功能

五 建设性新闻教育与未来发展

Ⅴ 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

一 建设性新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二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

三 建设性新闻的特征

四 建设性新闻的实践

五 建设性新闻的价值与启示

六 小结

全球实践与本土探索

Ⅵ 并行与共振:建设性新闻的全球实践与中国探索

一 建设性新闻在全球的实践

二 建设性新闻在中国的发展与认知

三 结语及思考

Ⅶ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

一 逻辑理路与内涵阐释

二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样本

三 个案解析:新时代建设性新闻的中国经验

余论

Ⅷ 建设性新闻的苏州实践与探索

一 我们的认识

二 我们的实践

三 我们的经验

Ⅸ 从暖新闻到善传播

一 新科技带来的变化

二 新闻业应该坚守真和善的价值

三 建设性新闻理念及凤凰的尝试

四 经验

Ⅹ 论“建设性新闻”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一 “建设性”是新闻业的基本理念

二 “建设性新闻”试图改变什么?

三 “建设性新闻”的实践难度与可能空间

四 “建设性新闻”小议

Ⅺ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化思考

一 哲学的普遍规律与中国文化基础

二 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 “建设性新闻”中国化实现路径

四 结论

哲学溯源与价值反思

Ⅻ 从希望哲学的视角透视新闻观念的变革

一 “希望”理念何以可能

二 “希望”新闻学的观念与实践

三 结语

ⅩⅢ 以反传统的实践追求新闻业的传统价值

一 “公共新闻”:西方新闻界反传统的新闻改革运动

二 “公民新闻”:普通民众的自发性新闻活动

三 “建设性新闻”:西方新闻界的新一轮新闻改革实验

四 结论与思考

ⅩⅣ 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理论的建设行动、哲学和价值

一 何以为“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新闻运动的建设行动

二 以何为“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新闻术语的建设哲学

三 为何有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新闻理论的建设价值

四 结语

ⅩⅤ 智媒时代下建设性新闻的价值理性与实践路径

一 新闻的情感转向与智媒价值偏向的局限

二 消融、规约与重构:建设性新闻的价值理性

三 迈向积极进化之路:智媒时代下建设性新闻的实践策略

ⅩⅥ 论新闻建设性的理论基础及价值追求

一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及与新闻建设性的关系

二 新闻建设性与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三 新闻建设性的理论基础

四 新闻建设性的价值追求

五 负面圭臬:建设性新闻的反面标靶

六 新闻建设性的时代要求

社会治理与媒体担当

ⅩⅦ 从建设性新闻到建设性治理的实践路径探析

一 从“监督功能”到“治理功能”

二 新常态下主流媒体将为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三 建设性新闻推动善治的实践路径:多元主体和深度下沉

四、建设性新闻参与社会治理的未来面向——制度构建和宣传管理创新

ⅩⅧ 从数字性到介入性:建设性新闻的媒介逻辑分析

一 引言

二 从技术到文化:可供性的视角

三 建设性新闻的媒介逻辑分析

四 关于未来新闻的一种可能性

ⅩⅨ 建设性新闻实践:党媒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建设性新闻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通

二 建设性新闻实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媒建设性新闻实践的历程

四 新时代的党媒,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ⅩⅩ 他山之石:从“建设性新闻”看我国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一 对西方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检视

二 资本介入下的我国新闻业

三 以“建设性”为内核的中西方新闻理念

四 关于职业角色的再思考

五 传统“语境”与现实“逻辑”下的新范式

ⅩⅩⅠ 从公共新闻到建设性新闻:媒体功能的两次转型

一 从“监察功能”到“民主促进功能”

二 转型的困境

三 社会“建设功能”的出现

四 第二次转型面临的挑战

五 结论

ⅩⅩⅡ 建设性舆论监督:党报参与社会治理的“重头戏”

一 建设性舆论监督:媒体理性与社会责任的回归

二 构建“闭环”式建设性监督工作机制,让舆论监督取得“落地”实效

三 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与两种意识”,持续打造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增效器”

“疫情”之考下的建设性新闻构建与未来展望

ⅩⅩⅢ 疫情报道中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与新闻业

一 回归新闻与新闻业的本质

二 多元呈现的疫情报道理念

三 创建中国特色建设性新闻理论的基本路径

ⅩⅩⅣ 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疫情报道中的建设性新闻生产实践

一 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与中国范式

二 新闻采集环节:问题驱动下的主动开放

三 新闻加工:生产主体与客体的双重融合

四 新闻扩散环节:用户连接的多重渠道

五 结语

ⅩⅩⅤ 疫情信息传播中建设性新闻的可行性论证

一 失衡:新冠肺炎疫情与信息疫情

二 调和:平衡观视域下建设性新闻在疫情报道中的可行性论证

三 平衡:疫情中的建设性新闻传播的价值体现

ⅩⅩⅥ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建设性”探索:本土诠释、关键问题与未来面向

一 概念探讨:“建设性”的哲学解读与本土价值

二 案例研究:“建设性”本土诠释的三种方式与向度

三 延伸思考:从疫情报道看“建设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四 总结反思:建设性新闻在国内发展的未来面向

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研究丛书)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唐绪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研究新视野丛书) 电子书
系统剖析了韩国数字化社会引起的问题和变化。
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电子书
以“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界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社会治理术的社会工作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探索社会工作在城市、农村、家庭和民族问题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形态变革与话语转型:1990年代央视新闻评论部生产实践 电子书
以丰富的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对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描。
社会心态研究新进展(社会心理建设丛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社会心态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